财富指南

【推荐】3000万不要了也要毁约买房香港楼市陷入恐慌650万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Nancy 0

“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大家要小心!”在退休后第一次的公开亮相上,李嘉诚如此提醒大家,尤其指出“买楼要量力而行,但千万不要炒楼!”

“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是李嘉诚的投资箴言,当年他在全民疯炒塑胶花的情况下毅然离场,投身房地产并以此起家,但如今他前有大幅清仓、后又劝告大家不要炒楼,究竟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事实上,表面上仍旧风光、十几年屹立不倒的香港楼市,近期却是暗流涌动,买房毁约频频出现,投资者即使挥泪割肉也要夺命出逃!

据1月11日《南华早报》报道,刚刚在2018年12月31日同意以7.22亿港元购买香港某处豪宅的买家,不惜损失高达3610万港元的定金,也要选择中止交易。

被弃购的房产位于全亚洲最昂贵的地段,是山顶豪宅Mount Nicholson的16号屋,拥有私人花园、屋顶平台和游泳池,位于全亚洲最贵的地址。

3000多万的定金,即便是放在人均收入是大陆几倍的香港,也是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奋斗不到的收入!竟然是说不要就不要了!

而这并非个例,今年开年前9天就出现了9起购房违约案例。

2018年的违约数量,就已经远远高于前几年。仅去年前10个月,就有36起违约案例,而2017年全年仅有9起。

(2017-2018年,香港楼市违约统计)

频频毁约的背后是,是逐渐冷却的市场。香港楼市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冷清局面。

曾经不可一世的房价,如今已经开始跳水。

从去年8月至今,香港房价已下跌7%,部分偏远地区的楼盘价格(新界东的居多)跌幅甚至达到20%。

曾经万人抢房的市场,如今却是无人问津。

刚刚过去的12月,全港住宅销售总额为241亿港币,同比下降了53.7%。土地注册处的数据还显示,12月份的住宅销量只有两千套,同比下降了61%。

而这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若说起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当非香港莫属,其房价之高让北上广都要为之汗颜。

今年3月,莱坊发表2018年《财富报告》,2017年亚洲取代欧洲成为超级富豪人数第二高,日本是亚洲之冠,拥有9,960名超级富豪(资产净值超5000万美元)。其次是中国内地和香港,香港豪宅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二高,预计2018年香港豪宅平均楼价升幅还是全球第二高。

香港的房价究竟有多高?

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香港港岛区一间普通50平方米公寓的平均售价已经超过800万港元(折合约640万元人民币);在房价相对便宜的九龙区,一间50平方米的公寓平均售价为650万港元,在较偏远的新界,一间50平方米公寓的平均售价也达到530万港元。按照平均价格算,香港港岛区房价平均每平方米超过16万港元,折合约等于13万元人民币以上。

那么香港人的收入呢?

2016年香港人均收入的中位数为1.5万港元,在374万统计人口中,有25.6%的人月收入低于1万港元。39.1%的人月收入介于1-2万港元之间;22.5%月收入介于2万-3万港元之间,而12.8%的人月收入在4万港元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你是收入最高的那一部分阶层,每月能挣4万多港元,你也需要不吃不喝攒大约11年的的钱才能在房价最低的新界买一套50平米的公寓,如果你想在港岛区买房,同样50平米的公寓可能会耗去16年的时间。

在实际生活中,这一时间可能要40年或更久……

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预计更加悲观,他曾为香港年轻人算了一笔账:大学毕业,拿着一万三四(港元)的平均工资,刨除日常支出,交通费,税费,吃等,大概要储蓄30年才能付首期,再要供30年才能还清贷款。20岁工作到80岁才能拿到一间房。多大呢?

——40平。

高企的房价面前,即使是维多利亚港彻夜不息的辉煌灯火,也永远照不到那些蜷缩在城市角落的人。

然而,就是这样坚挺的楼市泡沫,如今却凉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内地炒房客,曾经是炒高香港房价的绝对主力。然而当初潮水般涌来的内地炒房客,现在却潮水般涌出了。

若论威震四海的中国炒房团最青睐的炒房地,香港绝对是其中之一。统计表明,最近五年,香港成交的豪宅,超过60%由内地买家拿下,此前香港甚至发出了“要被内地炒房客逼疯了”的怒吼。

然而现在,来自内地的炒房资金却急剧下滑。2018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对香港住宅用地的投资金额累计8.35亿美元,而去年全年的数字则高达70亿美元。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加息噩梦再度来临、资产泡沫遭遇重压!

历史上,每一轮强美元周期,都是新兴国家的一场噩梦,无数国家纷纷倒下。而此次美元加息才到中途,全球资本市场就已风声鹤唳,土耳其货币狂贬、俄罗斯股汇双杀、阿根廷全线暴跌、巴西雷亚尔遭疯狂抛售…….

形势比人强,目前的香港已经别无选择。若是不加息,在美元不断加息的压力下,如果港币继续“趴着”不动,那势必会导致资本外流空前加剧!

然而,若是加息,一旦力度控制不好,高高在上的资产泡沫,就会被打落谷底!

重压之下,香港楼市已经被迫5年后首度加息。2018年9月,香港三大发钞银行将按揭贷款利率上限至2.35%,以最优惠利率为基准的按揭利率也已提高至2.25%。

而且,根据瑞银的预计,按揭利率未来还将上升50~75个基点。也就是说,最终未来香港按揭利率可能达到最高3.1%!

不断上调的利率,让购房人的负担不断加重。

香港特区政府于5月中发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报告显示,香港市民的供楼供款负担比率(即面积为45平方米单位的按揭供款相对住户入息中位数的比率)进一步增至大约 66%,远高于1997至2016年期间45%的长期平均水平。

现在,香港的买房人需要将收入的60%以上用于按揭还款。而且在加息和楼市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明年供楼负担比例可能达到70%!

然而,美国加息周期仍未结束,今年到明年,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日渐攀升的房价、原地踏步的收入,还有多少韭菜能够跑步进场?会有多少人还能经受住接盘的压力?弃房断供,并不是说说而已。

面对风雨飘摇的香港楼市,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明确表态,楼市下跌是好事!不要幻想政府去救楼市!

而且现在看来,特区政府不仅不救市,还要大幅增加土地供应。而加大土地供应,曾经是促使香港房价大崩盘的最大杀招!

“1997年在香港,不买房子就是傻子。”

彼时的香港陷入了全民炒房的疯狂之中,然而高房价之下,自然引得民怨沸腾,尤其是这一年香港还碰上了亚洲金融风暴,暴露了自身经济的脆弱性,风雨飘摇。

为了升级香港的竞争力,董建华打算一方面加大土地与住宅供应,降低创新与生活成本,为香港后续的发展开辟空间;另一方面大刀阔斧,改革教育、增加科技投资以及项目,为香港的未来增加新的增长动力。

为此,特首董建华推出了 “八万五”大计,

为特区政府订下三个目标: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八万五千个;在十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以及把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三年。

然而,巨大的供应量叠加金融危机的冲击,让香港楼市彻底崩盘。

1997年,一年间香港房价下跌了一半,1999年短暂反弹后,再连续下跌3年之久,直到2003年8月份。本轮崩盘,然而,由于楼市已经牢牢与经济所绑架,已经与相关群体利益攸关。一时间,香港可谓是民怨沸腾,甚至爆发了50W人的大游行,直指董建华是“制造了负资产阶级”的恶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样的教训让香港政府至今印象深刻,再也没有勇气承受房价大跌的风险,

也再也没有勇气认真调控、再也没有勇气放开土地供应,不得不在泡沫濒临崩溃之时出手救市,并将限制房价的最大利器之一——供给端增加供应,被牢牢锁在了保险箱之中。

利益裹挟之下,泡沫得以保全,香港房价一路高歌、再也没有回过头。当然,在香港以北的广大土地上,无数城市的玩法也是如出一辙。

如今,相似一幕再次上演、泡沫再度命悬一线,那么这一次,香港又将何去何从呢?

光学系统测试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光学测试仪

ogp投影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