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ChatGPT初体验投资理财建议这样做投资理财个人基金公司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吴。
ChatGPT推出仅两个多月,月活用户就突破1亿,成为
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一向慢热的老吴都被吸引来体验一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经历了一番基础知识和测试账户的准备之后,老吴向ChatGPT请教了诸多长期关注的话题,话不多说,正文开启
。
准备
什么是ChatGPT?
ChatGPT,是由美国“OpenAI 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一款
聊天机器人程序
,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
具体来讲,ChatGPT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
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
等任务。
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预训练生成模型)的首字母缩写,可以把它概括为
「聊天机器人」+「搜索工具」+「文本创造工具」
。
ChatGPT是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进展的成果,其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引入新技术RLH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即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RLHF 解决了生成模型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让人工智能模型的产出和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保持一致。
截止2023年1月,一项调查显示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2023年2月,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发表了部分由人工智能撰写的演讲,成为首位公开使用ChatGPT的世界领导人。还有很多相关的讯息就不一一展示了,比尔盖茨说:“
ChatGPT的历史意义重大,不亚于PC或互联网的诞生
”。
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下,老吴终于进入到ChatGTP的聊天环境,开始了与ChatGPT的沟通之旅。
01
普通投资者,建议如何投资理财?
Q:作为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同时也是一名普通投资者,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十分关注如何投资理财,这也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
A:ChatGPT:建议多元化投资组合、长期投资、了解投资工具、定期评估投资组合。这和我们平时所倡导的“
价值投资、组合投资、长期投资
”的理念不谋而合。
Q:我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股票和基金你更推荐哪种方式?
A:ChatGPT打起了“太极”,分析了股票和基金两种方式的特点,建议投资者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做出投资决策。这个答案在
逻辑上似乎无懈可击
……
02
基金投资 & 基金定投
Q:在后《资管新规》和全面注册制的大背景下,普通投资者通过产品的方式参与投资称为更优的选择。那么,我们在进行基金投资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A:ChatGPT建议要
研究基金、关注基金经理,理解风险,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基金,并定期评估投资组合
。相信经过这样的投资全流程之后,在投资和持有期间,投资者的定力和耐心会更足。
而反观大多数的基金投资者,很多情况下是受身边的人的影响或者销售经理的营销而盲目做出的投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不利的投资情况,郁闷、急躁、恐惧等情绪就会挥之不去,很有可能在市场低位附近,“割肉”离场,再次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Q:当然,在基金产品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现状下,如何评价和挑选基金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A:对于基金的评价,ChatGPT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过往表现、投资组合、管理团队尤其是基金经理的能力和稳定性、费用,以及三方机构的评级
。
Q:在挑选了一些适合的基金之后,是一次性基金投资好,还是分批性基金定投好呢?
A:ChatGPT: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对于追求长期投资收益的投资者,分批性基金定投通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而对于对市场有较高的信心的投资者,一次性基金投资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
03
小结
ChatGPT确实是功能很强大,背后的工作原理主要在于三点:算法、算力、数据。在可预期的将来,简单的脑力劳动相关的工作也许会被大面积地取代,大量懒人式的“饭碗”将不保,对应的方法唯有“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今天就这些,老吴得抓紧时间学习和精进了,不然2年以后,我也要“被下岗”了。。。
作者:吴晓东 S1440618110174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转载,如需复制、转载的,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