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指南

【推荐】中国股市历次牛市规律告诉你:“集合竞价”高开5%,主力喊你进场的信号,不妨大胆捂股坐等连板-股票多少算高开

Kate 0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看历史轨迹,中国股市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牛市大概有八轮:

第一轮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

这时候A股刚开市,激发了全民的热情,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指数从96点开始涨到1429点,涨幅达到14.8倍,然后开始跌到386点,跌幅达到73%。

第二轮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

也就是说在仅仅经历了半年的下调后马上迎来了第二波牛市,从386点涨到1558点,涨幅303%。只维持了三四个月。

第三轮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

注意时间,这中间经历了一年5个月的熊市,当时人们对股市的信心消失殆尽,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一个半月指数涨到1052点,涨幅200%,堪称暴涨,只维持了一个多月,开始下跌。

第四轮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一年4个月的熊市后,牛市开启,股指重新涨到1510点,牛市持续了一年半。

第五轮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

中间持续了2年的熊市后,股指创出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牛市也维持了2年

第六轮牛市: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

指数从998点一直涨到了6142点,这是A股历史最高记录,至今没有打破,涨幅513.5%,维持了2年4个月,这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牛市。

第七轮牛市:2008年10月29日到2009年8月4日

上证指数涨到了34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第八轮牛市:2014年7月22日到2015年6月12日

当指数跌穿2000点开始有抄底资金入场,之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利好,以南北车合并为开端,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到51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以上就是A股历史上的八次牛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维持的时间较短,最长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但也仅仅2年4个月,全部的牛市时间加起来是9.5年,在A股28年历史中占了34%,其他的18.5年要不是熊市,要不是震荡市。

再看熊市:

第一轮熊市:1992年5月26日到同年的11月

指数从1429点跌倒386点,跌幅为73%,时间很短,只有半年时间。

第二轮熊市:1993年2月16日到1994年7月29日

上证指数从777点跌倒325点,跌幅58%,持续时间一年半。

第三轮熊市:1994年9月13日到1995年5月17日

指数跌倒557点,跌幅50%,持续时间为8个月。

第四轮熊市:1995年5月22日到1996年1月19日

上证指数跌回512点,持续时间8个月左右。

第五轮熊市:1997年5月12日到1999年5月18日

上证指数跌至1047点,持续2年。

第六轮熊市:2001年6月14日到2005年6月6日

股权分置改革的利空消息让指数从2245点跌倒了998点,跌幅为56%,持续时间为4年。

第七轮熊市:2007年10月16日到2008年10月28日

指数从6214点跌倒1663点,跌幅为73.3%,持续一年时间。

第八轮熊市:2009年8月5日到2014年7月21日,连续5年的熊市下跌

第九轮熊市:2015年6月12日至今,已经持续了3年4个月。

总结:牛市最长2年4个月,熊市最长是5年,其次是4年,所有的熊市加起来是19.1年。

集合竞价

集合竞价是指在股票每个交易日上午9:15-9:25,由投资者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心理价格自由地进行买卖申请,集合竞价所有交易在9点25分以同一价格成交,且为开盘价。也就是说,盘前集合竞价是确定当天开盘价的一个过程。虽然盘前集合竞价只有短短的10分钟时间,但这十分钟也分为下边几种情况:

9:15-9:20可以挂单也可以撤单

9:20-9:25只能挂单,不能撤单

9:25-9:30不能挂单也不能撤单

9:25-9:30不能挂单也不能撤单,指的是交易所对证券公司,在这5分钟里,股民可以正常下单,但只是暂存在券商的系统里,9:30才提交到交易所、

路径是这样的:股民(9:25-9:30下单)——证券公司(暂存)——交易所(9:30接收)

集合竞价的产生

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NO!是“最大成交量”优先。

也就是说开盘前买卖双方都在挂单,挂10元买和卖的人有100个,挂9.9元买和卖的人有1000个,那么,咣!开盘价就是9.9元。此时,高于9.9元买入委托全部成交,低于9.9元卖出委托全部成交。

如果挂10元买的人100个,挂10元卖的人10000个呢?

那成交价还是9.9元。因为在10元这个价格还是只能撮合100个成交,而9.9元有1000个。与成交价相同的买卖双方中有一方委托全部满足。

如果9.9元、10元、10.1元能成交的数量都一样呢?

沪市取这几个价格的中间价格为成交价,深市则取离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最近的价格为成交价格。

集合竞价选涨停案例分析

1)高开在 2%-4%之间,符合巨量,今日大涨8.91%

天风证券为例,当前股市氛围较好大盘出现持续上涨,个股属于券商热点板块基本面呈现利好。配合集合竞价符合强势股要求,截止至当天14:00涨幅已达8.91%。

2)高开在 4%-7%之间,符合巨量,今日涨停。

新国都为例,当前股市氛围较好大盘出现持续上涨,个股公布业绩快报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1%。基本面呈现利好,配合集合竞价符合强势股要求,截止至当天下午14:00涨幅已达8.91%。截止至当天14:00个股已强势涨停。

3)高开 7%以上,符合巨量,今日涨停。

高升控股为例,虽然近期行情趋势较好但高开 7%以上的个股都也是比较少见,显示个股行情强势。基本面受到工信部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利好,截止至14:00个股已强势涨停。

集合竞价涨停试盘的愿意有以下几种:

第一,股票出现停盘复盘出现利空,但是很多散户不清楚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主力在集合竞价前5分钟进行涨停试盘,目的是为了诱惑散户,让不知情的散户在集合竞价时间或者开盘后接盘。

第二、股价在短期上涨后,或者游资操盘后,进行诱多出货。游资把股价拉升一小波之后,开始涨停试盘,然后跟风盘以为股价还会继续上涨,这个时候集合竞价追进股票,主力撤单,散户追进,股票大幅高开主力开始借机出货。

第三、主力测试跟风盘和压力。股价在长期横盘后或者股价长期下跌后,出现突然涨停试盘,有可能是主力在测试某一位置的抛压盘和散户跟风情况,如果试盘时候抛压轻,追涨多。那么这样的股票在盘中大概率会大幅上涨甚至涨停。

集合竞价抓涨停的操作策略:

1、大盘处于牛市环境中,参与仓位可以在8成以上;大盘处于熊市环境或牛市二浪调整环境参与仓位严格控制在3成以下。

2、 在条件1的前提下,对符合涨停板战法的个股在资金使用上要合理分配,个股形态好的资金多分配一些,形态不好的少分配些,但切忌孤注一掷。这里需要解释一 下,股市变化莫测,涨停板战法是短线行为,系统环境及突发事件往往会改变个股的短线走势,说白了主力操盘手不是傻子,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集合竞价选涨停法只能保证总体的成功率在40%左右,无法保证某一只股一定涨停。

3、 集合竞价选涨停要求9点25分到9点30分这短短五分钟内立即选出符合巨量高开的个股。这对看盘时间要求比较高,其中高开、流通盘的标准可以在软件“功能 ——选股器——定制选股”上进行设置,并保存方案,早盘再9点25分可立马选出高开的个股,随后用多股同列选出形态较好的个股。

实战范例一:

600039,四川路桥(600039),流通盘3.04亿,2010年5月31日,集合竞价时4665手巨量超强高开4.3%,远高于该档的2000手标准,资金注入强度值极高,我们看看该股的技术形态:

从上图看刚刚突破下降趋势,但均线系统显示个股仍处于弱势环境(个股环境).大盘目前正处于下降趋势,系统环境一般(系统环境),该股见底后波段反弹幅度还小,综合考虑,3成仓位参与。

这是三个买点,早盘开盘后可四层资金买入,开盘回调时四层资金买入,下午再度封板前二层资金买入。该股尾盘涨停。

实战范例二:

实战范例三:

最后越声投研给大家带来一个成功率高达86%的的“集合竞价抓龙头股的选股公式”:

集合竞价选涨停注意事项

2、在条件1的前提下,对符合涨停板战法的个股在资金使用上要合理分配,个股形态好的资金多分配一些,形态不好的少分配些,但切忌孤注一掷。

3、量比在2.5-5倍,则为明显放量,若股价相应地突破重要支撑或阻力位置,则突破有效的几率颇高,可以相应地采取行动;

4、量比达5-10倍,则为剧烈放量,如果是在个股处于长期低位出现剧烈放量突破,涨势的后续空间巨大,是“钱”途无量的象征。但是,如果在个股已有巨大涨幅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剧烈的放量,则值得高度警惕。

5、某日量比达到10倍以上的股票,一般可以考虑反向操作。在涨势中出现这种情形,说明见顶的可能性极大,即使不是彻底反转,至少涨势会休整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股票处于绵绵阴跌的后期,突然出现的巨大量比,说明该股在目前位置彻底释放了下跌动能。

想了解更多目前A股阶段的操作技巧及公式代码,或有任何疑惑,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第一时间获取最重要的投资情报和独创的股票技术分析方法,干货源源不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声明:本内容由公众号越声投研(yslcwh)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光学测量仪器公司

自动测量

上海影像仪官方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