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铝合金门窗订制厂家电话
文章目录:
1、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快马加鞭未下鞍2、决战云岭山水间——云南“战贫”影像志3、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快马加鞭未下鞍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总量增长4%,增速全国第三……极不平凡的2020年,云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多年保持增速领先的云南,经济总量全国排名也稳步前移,从2014年第24位提升到2020年第18位,划出一条清晰的“上扬曲线”。88个贫困县、88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全国靠后跃居全国第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云南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就引人瞩目,未来令人期待!
摆脱贫困,一跃千年
饥饿、寒冷与贫穷,伴随着王世荣的前半生。“小时候都是刀耕火种,种的玉米要被猴子、黑熊吃掉一些,一年粮食只够吃四五个月。”他说,粮食不够的时候,他们只能到山上挖野百合、葛根和竹笋,或者到江里抓鱼。
王世荣是独龙族,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这里位于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深处,是独龙族主要聚居地。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独龙族曾经长期与世隔绝,贫困现象突出。2014年,王世荣所在的巴坡村贫困发生率还高达46%。
“精准扶贫,让我们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王世荣表示。2014年,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贯通,独龙族彻底告别每年有半年因大雪封山而与世隔绝的历史,迈上了跨越发展的轨道。
如今的独龙江乡,村村通了公路,家家住上了安居房,户户都有致富产业。作为独龙江乡巴坡村党总支书记,王世荣带领村民种草果、种重楼、开民宿、养独龙蜂,日子越过越红火。仅草果一项,每年就给村民带来人均收入4500元以上。最近,王世荣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独龙族的历史性跨越,是云南脱贫攻坚的缩影。2020年11月14日,云南最后9个贫困县宣告摘帽。至此,云南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说:“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基础设施发生根本性变化
古人谓“蜀道难”,其实滇道更难。秦代修筑多条从咸阳通达全国各地的“驰道”,宽数十米,而在云南山岩中开凿的“五尺道”,宽不过一两米。近代,红军长征经过云南,留下“横断山,路难行”的感叹。如今,我国铁路网络已密如蛛网,但在横断山区边缘戛然而止,使得横断山区成为人口较为稠密却没有铁路覆盖的地区。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云南发展的最大“瓶颈”。2015年,云南下决心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启动了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力图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民欣介绍,“十三五”期间,云南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1.8万亿元。2018年至2020年,云南公路、水利投资规模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位。
前所未有的投入,换来了云南基础设施条件的历史性跨越。去年12月30日,保山至泸水高速公路、大理至临沧铁路通车;今年1月1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通车;1月13日,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通车……岁末年初,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怒江州、迪庆州、临沧市,这三个偏远的州市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临沧还接入了全国铁路网。
大临铁路通车当天,81岁的佤族老人田学明专程赶到临沧站,观看列车发车。“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火车能开进阿佤山。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难掩激动。他还清晰地记得,1958年他和另外6位佤族同学去北京上大学,一路颠簸辗转,花了整整24天。
目前,云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二;高铁运营里程达1105公里;民用机场投入运营15个,数量居全国第三。基础设施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绿色成为云南的鲜明底色
滇川交界,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水电站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来自昭通市巧家县的务工者黄金银和妻子李得春,今年春节在工地上度过。他们参与建设的这个项目,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是在建规模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看着水电站一天天“长大”,夫妻俩成就感油然而生。
白鹤滩水电站是云南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一个注脚。云南省能源局副局长乔国新介绍,目前云南电力总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居全国第7位。其中,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过85%。
近年来,云南重点培育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等八大产业,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全力建设“数字云南”,让绿色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能源已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依托绿色能源优势,云南推动建设绿色制造强省,加快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随着自用电量大幅提升,云南彻底告别了水电大规模“弃水”和发电量“外送为主”的历史。
绿色食品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年来,云南以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产业为重点,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云南农产品畅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境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健康生活目的地令人心驰神往。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无理由退货”旅游革命三部曲,云南旅游业形象得以重塑。践行全域旅游理念,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半山酒店”,云南文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乘势而上,云南开启新征程。(记者 李银 伍晓阳 庞明广)
【纠错】【责任编辑:尹世杰 】
决战云岭山水间——云南“战贫”影像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集结力量,聚合资源,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历经多年鏖战,云南省基本完成了“两不愁三保障”硬任务,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新华网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云岭大地“战贫”的瞬间,2020年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一起通过影像回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图为航拍视角下的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孔当村,宽敞的街道、整洁的民居,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与世隔绝的“贫困孤岛”(2019年11月8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摄 念新洪/文)
脱贫攻坚战中,云南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2015年以来,已累计选派近5万名驻村第一书记、19.47万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大田村“F4”,就是这支队伍中的年轻力量。文山州广南县是全省9个尚未脱贫摘帽的县(市)之一,而大田村又是广南县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9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文山州税务局的4个80后小伙来到大田村,担当起驻村扶贫任务。一年多来,4个年轻人从一开始被质疑“毛头小子来走个过场”,到获得了村民们普遍的信任和认可,在扶贫一线书写了别样的青春华章。图为大田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左起分别为谭敏、王俊伟、赵丹、郑明富。(2020年7月21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曲靖市富源县戛拉村驻村第一书记计永波,是一名军转青年,他总是一身迷彩服,胸前别着党徽,身背水壶、挎包,进出农家院落、奔走田间地头。图为计永波在帮助贫困群众做农活(2019年7月18日摄)。(新华网 罗春明 摄)
怒江州福贡县子里甲乡亚谷村,是国家税务总局怒江州税务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怒江州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带领当地村民种植仿野生天麻,经过无数次艰难的探索,终于将天麻种植培育成亚谷村第一个开花结果的扶贫产业。图为怒江州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在天麻种植基地查看天麻长势(2020年5月16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董文渊是西南林业大学筇竹研究院院长,他把20多年来的筇竹研究成果无偿传授给昭通市大关县群众,目前大关县筇竹种植总面积达35.55万亩,带动15.9万余人增收,其中3.6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图为董文渊团队在大关县筇竹种植基地做研究(2018年9月12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对口帮扶普洱市和临沧市的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20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教育、产业等扶贫项目。图为华能集团实施的“直过民族”示范村建设项目——普洱市澜沧县马鞍山村民小组新貌,无人机视角下,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2020年6月13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2020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截至4月,全省共有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挪穷窝”“斩穷根”,创造了历史奇迹。怒江州福贡县阿地马底“搬迁记”,就是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一个缩影。“阿地马底”为傈僳语,意为“没有一块平地的地方”,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2018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全组62户人家一起下山,搬进了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过上了全新的生活。拼版照片:上图为阿地马底村民余友邓一家在旧房前合影,下图为余友邓与妻子在搬迁点内合影(2020年5月13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李德东的老家在昭通市鲁甸县新乐村,那里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困难重重。2019年底,李德东一家搬入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并承包大棚发展香菇种植,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图为李德东正在采摘香菇(摄于2020年1月14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在曲靖市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木城社区,搬迁群众“楼上住人楼下打工”,在家门口实现脱贫增收。图为木城社区居民在扶贫车间分拣豌豆尖(摄于2020年1月15日)。(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培育和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声势浩荡的脱贫攻坚战中,楚雄州大力发展彝绣,推进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化、国际化,彝绣产值从2013年的0.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近2亿元,成为壮大脱贫产业的重要力量。图为楚雄州永仁县的一名绣娘正在刺绣(2019年2月20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献九当村的方新明家,在独龙江两岸的密林中种植了100多亩草果,每年少说也有四五万元的收入。近年来,独龙江乡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以草果为主的林下种植产业,带动独龙族群众脱贫增收,闯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之路。图为方新明正在采收草果(2019年11月6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大山深处,“藏着”一个叫美乐的村子,这里山川秀丽、风光怡人,但却因为交通不便、缺乏产业支撑等,一度成为全县最贫困的村子之一,“美而不乐”。2009年,美乐村开始大规模种植核桃,并逐步培育起了林下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25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15%,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乐村”。图为美乐村村民李胜林在将核桃去壳(2020年4月24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玉龙雪山北麓、金沙江干热河谷,有一个种满油橄榄的坝子——大具乡。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作为“舶来品”的油橄榄在这里落地生根,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成为当地重要的生态脱贫产业,绿了荒地,也富了村民。图为几位村民前往油橄榄基地干活(2020年4月26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曲靖市富源县90后小伙肖锐,家里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在外打工的他,于2016年返回家乡,进入富源工业园区务工,现在是一名领班,每月有5000多块的工资,还能陪伴家人。富源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冶金(绿色水电铝为重点)、先进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图为肖锐在车间工作(2020年3月2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是云南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也是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曾经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群众长期以来靠毁林开荒艰难度日。近年来,当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或生态保护人员,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让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就业、脱贫增收。图为航拍视角下,一名护林员正在通过独龙江上的独木桥(2019年11月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近年来,迪庆州建立健全社区生态补偿机制,妥善处理普达措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每年从旅游产业收入中拿出专项资金补偿周边社区,有效带动了群众脱贫增收。图为航拍普达措国家公园(2020年8月2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扶贫先扶智”,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法。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族整族帮扶启动以来,有序构建了从学前到初中的教育体系。如今,全乡6个村委会教学点实现全覆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图为独龙江中心学校的学生在做课间操(2019年11月9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她没有家庭、无车无房、一身病痛,却用大爱与担当,一次次地创造“奇迹”——2008年,她排除万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创建起一所专供贫困家庭女孩就读的免费高中;12年来,她呕心沥血,帮助1800多名山村女孩圆了大学梦。图为张桂梅拿着小喇叭督促学生们上课(2019年10月16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农加贵是落松地小学的一名老师,也是这里唯一的一名老师。坐落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曾经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麻风村”,自1986年独闯“大山禁区”以来,农加贵一师一校坚守了34年,将110名学生送出了大山。图为农加贵正在给落松地小学的7名学生上课(2020年7月24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一个“保障”就是基本医疗,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云南省累计减少因病致贫22.51万户、89.08万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在全省参与健康扶贫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中,“单腿村医”李红奎是特殊而又平凡的一员。李红奎是大理州弥渡县青丰村的一名家庭签约医生,虽然右腿残疾,但他常年坚持走村串户,为300多名高血压、糖尿病、重度精神障碍等慢病大病患者提供服务,作为参与健康扶贫的一份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患者服务好,不要让他们因病致贫(2020年9月2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扶贫先扶志”,在脱贫攻坚战中,云岭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战贫斗士”“致富能人”,他们拒绝“等靠要”,带领乡亲们一起,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的“90后”农家姑娘侯佑林,就是其中一个。侯佑林曾经在昆明、义乌等地务工,2015年返乡创业,主营刺绣和手工艺品代加工,目前共开设有21个扶贫车间,带领当地3000多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每月增收一百多万元。图为侯佑林(左二)在指导村民制作手工艺品(2020年3月25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2018年,从昆明返回家乡丽江华坪创业的高玉楼、王娇尝试拍摄短视频,并以“乡野丽江 娇子”的用户名在各平台发布,通过两年多的用心经营,成了拥有上百万粉丝的“网红”。两人还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销售农特产品,曾创造过单条视频带来9万元销售额的纪录,不仅发展起了自己的小事业,还带动了周边几十户农民脱贫增收(2019年10月17日摄)。(新华网 李宁 摄)
大理州弥渡县栗子园村村民毕怀忠,虽然肢体残疾,但不服输的他艰苦创业多年,硬生生用一条腿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现经营着一个集养殖和种植为一体的农庄,土鸡养殖规模近3000只,果园面积30多亩。毕怀中还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毕怀忠先后被表彰为“云南省光荣脱贫户”“大理州光荣脱贫户”。他说:“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要小康,治不了穷、拔不了根,人穷但不能志短,自力更生方能脱贫致富!”图为毕怀中在喂鸡(2020年9月3日摄)。(新华网 罗春明 摄)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黄玥)在建团百年到来之际,为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广大青少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马瑜婷等49名同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等16个青年集体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确认冯韶伟等73名同志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八〇一所载人航天推进系统部等17个青年集体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分别是: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免疫平台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瑜婷(女),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再生医学中心主任王琳(女),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王琼(女),中国铁建铁一院地质路基设计院地质一所高级工程师、川藏铁路地质专业负责人王杜江,山东省济南莱芜高庄法律服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其欣,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B737一中队队长、二级飞行员王晓辉,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康伟,广州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锐旭,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掘进机研究院技术员、掘进机研发运营中心研发组长龙斌,达瓦未来(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叶露,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雪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立克拢拢(彝族),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福禄坪小学教师任纪兰(女),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刘羲檬(女),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师、冷作分厂高压阀门班班长孙柏慧,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川南路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班班长、一级消防士玛尼坚(藏族),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李铁风,黑龙江航瑞道路运输代理有限公司中通快递网点快递员杨铭,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试制所加工中心技能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杨永修,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青年工作部部长吴南,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阜龙乡党委组织委员邱瑞麟(黎族),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特种警察支队五大队党总支书记、大队长邹路遥(傣族),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教员机长、飞行管理部部长宋寅(女),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会长初雯雯(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电焊工张亮,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唐家墩营业点收派员张裕,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视频警务中队中队长张旗,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君婷(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17所总师助理、高级工程师陈际玮,宁夏灏瀚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燕(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周雷,中国人民解放军96712部队71分队二级军士长侯长岭,中国人民解放军66011部队40分队分队长侯国领,中铁十二局集团川藏铁路CZSCZQ-5标段五工区项目部负责人姜文涛(蒙古族),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秦牧原,西藏地球第三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格勒巴桑(藏族),江西省萍乡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贾君婷仙(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颖(女),中国人民解放军63610部队某室高级工程师唐学海,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炼钢厂特档技术主管、转炉车间副主任唐笑宇(满族),苏州蛟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黄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型号副总设计师黄震,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文焘,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汛,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隋少春,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副校长赖宣治,江西省九江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九江市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谭翊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时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一部副主任设计师冯韶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五〇九所火星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中国射击运动员杨倩(女),中国举重运动员侯志慧(女),中国击剑运动员孙一文(女),中国跳水运动员王涵(女),中国举重运动员李发彬,中国举重运动员谌利军,中国射击运动员姜冉馨(女),中国跳水运动员陈芋汐(女),中国跳水运动员张家齐(女),中国射击运动员杨皓然(满族),中国赛艇运动员陈云霞(女),中国赛艇运动员张灵(女),中国赛艇运动员吕扬(女),中国赛艇运动员崔晓桐(女),中国跳水运动员王宗源,中国跳水运动员谢思埸,中国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女),中国游泳运动员杨浚瑄(女),中国游泳运动员汤慕涵(女),中国游泳运动员李冰洁(女),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女),中国游泳运动员汪顺,中国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女),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王懿律,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黄东萍(女),中国帆船运动员卢云秀(女),中国田径运动员巩立姣(女),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陈雨菲(女),中国举重运动员汪周雨(女),中国体操运动员刘洋,中国射击运动员张常鸿,中国场地自行车运动员鲍珊菊(女),中国举重运动员李雯雯(女,满族),中国体操运动员邹敬园,中国体操运动员管晨辰(女),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女),中国田径运动员刘诗颖(女),中国皮划艇静水运动员徐诗晓(女),中国皮划艇静水运动员孙梦雅(女),中国轮椅击剑运动员李豪,中国轮椅击剑运动员边静(女),中国轮椅击剑运动员谭淑梅(女),中国举重运动员郭玲玲(女),中国游泳运动员袁伟译,中国举重运动员齐勇凯,中国田径运动员邸东东,中国游泳运动员刘玉(女),中国游泳运动员蔡丽雯(女),中国轮椅击剑运动员辜海燕(女),中国田径运动员刘利,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闫硕,中国游泳运动员马佳(女),中国举重运动员闫盼盼,中国举重运动员邓雪梅(女),中国游泳运动员王金刚,中国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女),中国射箭运动员何梓豪(满族),中国自行车运动员陈健新,中国田径运动员周召倩(女),中国田径运动员蒋芬芬(女),中国田径运动员朱德宁,中国射箭运动员陈敏仪(女),中国田径运动员高芳(女),中国游泳运动员贾红光,中国田径运动员邓培程,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杨秋霞(女,布依族),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刘禹彤(女,满族),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屈子墨,中国田径运动员孙鹏祥(蒙古族),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程和芳(女),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麦建朋。
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分别是:首钢集团冬奥服务保障青年团队,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鲲号,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攻关青年团队,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研究院智能超算研究中心,航空工业洪都某型高级教练机研制交付保障团队,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中南大学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研究团队,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研制团队,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军赛边境检查站,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川藏铁路地质科研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一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核’力攻坚筑国威”青年集体,新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村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接力支教服务队,武警部队第二机动总队某部特战五中队,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技术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八〇一所载人航天推进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体设计团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中国轮椅击剑女子重剑团体,中国射箭W1级混合团体,中国射箭复合弓公开级混合团体,中国轮椅击剑男子花剑团体,中国轮椅击剑女子花剑团体,中国乒乓球男子团体TT4-5级,中国乒乓球女子团体TT6-8级,中国乒乓球女子团体TT1-3级,中国乒乓球男子团体TT8级,中国乒乓球男子团体TT3级,中国乒乓球女子团体TT4-5级,中国乒乓球男子团体TT6-7级,中国乒乓球男子团体TT9-1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