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敬仲镇:特色产业齐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美画卷
临淄融媒讯 大地回暖春耕忙,不负春日好时光。2月27日一大早,位于敬仲镇双庙村的百草堂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一派繁忙景象。上百名村民们坐在田垄间,一手拿着专用种植工具,一手拿着丹参苗,熟练地插苗、埋土,干劲十足。远远望去,一条条银黑膜覆盖在一望无际的田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兴农富民特色产业,敬仲镇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一带两园三区”的发展格局,2019年,以优厚的政策和待遇引入百草堂(山东)国药有限公司开展中药材种植项目。
“中药材是国家培育和发展的产业,中药材种植是一项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相比于传统农业,中药材种植的效益高很多。” 敬仲镇农委副主任、呈羔片片长戴洪文介绍,通过发展中药材,将实现敬仲镇农业种植进一步向特色化、高效化发展。
据了解,百草堂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占地2300亩,以丹参种植为主。由企业出资对农户的土地进行承包,通过土地租金、劳务工资、收益分红三份收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种植中药材需要大量人工。” 百草堂(山东)国药有限公司罗凯介绍,为实现效益最大化,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全程都需要人工参与。“尤其是种植期和收获期,往往需要二三百人劳作,根据工种不同,每人每天发放100元到150元的工资。”
大量的用工需求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敬仲镇双庙村的村民高爱香就是受益者之一。“不用干活就有收入,稍微干点儿就能挣到上万元。”高爱香将家里的3亩地流转给百草堂之后便来到这里打工。“种庄稼每亩收入六七千元,忙碌一年下来,也就收入一万多元。”高爱香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年不仅有3600元流转费的固定收入,而且打一天工挣一天钱,一年轻轻松松就能挣到2万元以上。
为持续发展特色产业,盘活镇域经济,敬仲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政策补助的方式吸引企业来敬仲安家落户。“公司一亩地的承包费约1200元,政府按600元/亩的标准进行了补助,仅政策补助就达120万元,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能将公司在敬仲镇安家,罗凯倍感安心。
有了村民的配合,有了政府的扶持,百草堂中药材产业正加速发展。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给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又带来了好消息。方案提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
这种变化罗凯已经清晰地感受到。“没想到现在收购价每斤增长了一毛钱。”受疫情影响,去年,罗凯种植的丹参中有300亩一直没有收获,本来还担心销路问题,结果冬天过去,居然等来了春的好消息。“下一步,公司将在中草药种植的基础上增加加工环节,通过研究中药材类型的产品,尤其是药食同源方面的药膳、代茶饮等,使公司往一二三产业逐渐发展。”
产业兴,镇域强。截至目前,敬仲镇已有二张草莓、刘王西瓜等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产镇融合持续增强小镇造血功能。“下一步计划做好研学小镇的建设,使农民增加收入,村集体增加收入,使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戴洪文表示。
临淄融媒记者 孙文 通讯员 王丹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