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朱台镇探索新模式强村带动弱村,共创共富新辉煌
(原标题:临淄区朱台镇:强村带弱村 踏上共富路)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崔晓蕾
10月6日,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的青少年研学基地热闹非凡。一大早,西单村、东单村的村民就来到这里打扫卫生、收拾桌椅、整理沙画器材,为接下来的“国庆乡村行·共筑振兴梦”主题秋季研学活动做最后准备。“来这里干活,村里还给我们发钱,大家都愿意来!”村民单保峰说。
朱台镇党委委员郭倩介绍,按照总体规划、产业联建、群众融合的原则,针对东单村人口少、基础薄弱,西单村基础好、资产丰富的实际,系统整合东单村、西单村土地、项目、人才等资源,组建单家联村党委。“成立联村党委以来,研学基地的后勤保障服务由西单村、东单村共同承担,在解决人手不足问题的同时,两村的灵活就业人员又增加了劳务报酬,研学基地的发展成为强村带弱村,共同致富的一项增收措施。”郭倩说。
单家联村党委采取“以强带弱、结对共建”的帮扶发展模式,引导联建村跳出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实现以强带弱、红利共享,持续放大“1+1>2”的组织效应。结合发展特点、资源禀赋等制定共建方案,朱台镇协调统筹乡村振兴片区300万元发展资金,以项目建设为牵引,引导联村党委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通过谋划共富项目、成立共富公司,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郭倩介绍,单家联村党委打破地域限制,规范化运营蔬菜大棚共富项目,共流转680亩土地,其中西单村土地580亩、东单村土地100亩,统一规划设计,建成48个智能温室大棚,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350余个,带动东单村集体增收7万元。
同时,利用西单村现有研学基地,联村党委成立研学共富公司,其中东单村占股30%,西单村占股70%,投资建成研学共富工坊。工坊通过提升研学附加值,增设沙画、拓片等研学课程,打造产品展示售卖区,将京剧脸谱、西红柿元素冰箱贴、扇子等相应产品集中出售、展示,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全域振兴。“全年可接待1万人次研学,按照平均每人次产品盈利15元,加上场地费、住宿就餐费等,可带动村集体增收40万元以上。”郭倩说。
除此之外,单家联村党委依托现有资源,发展观光采摘、民俗旅游等新兴业态,优化蔬菜配送服务,用好镇党委统筹的片区发展资金,计划2025年前建立统一化蔬菜市场运营机制,按照蔬菜出售吨数收取运营管理费,通过强村带弱村,带动2个村稳定增收。预计2025年东单村集体收入可突破50万元,西单村集体实现显著增收。
如今,朱台镇以党组织联建为媒介,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跨村流动、向弱村倾斜,探索实施“强村带弱村”共联共建工程,有效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抱团发展、联合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