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指南

主动作为创新实干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实录

lne 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郭庆文

4月13日上午,作为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成员杨眀新,又一次来到位于东阿县姜楼镇陈店社区的鑫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蔬菜大棚基地。轻车熟路的钻进多个大棚查看蔬菜长势,随后又找到合作社负责人了解销售情况以及蔬菜大棚升级改造的进度。自从投入38万元专项资金采取入股这个蔬菜种植合作社之后,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一些队员就成了这里的“职员”,一边协助合作社升级改造、快速发展,一边还筹划着如何把这里变成一个“造血”基地,壮大服务队所负责的各村的集体经济。

创新思维谋发展,构筑乡村振兴“高速路”

入股这个合作社,是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创新思维,通过引入共建共享模式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一个生动体现。作为聊城市选派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聊城市委第三巡查组副组长张传松介绍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在他们服务的东阿县姜楼镇,如何让所联系陈店村、前王营村、后王营村、邓庙村、陶楼村等5个村实现产业兴旺,着实让大家费了一番心思。为了让有限的专项资金发挥最大作用,他们经过走访,在当地寻找了一些发展潜力大、又有资金需求的项目,采取入股的方式进行帮扶。确定合作项目之后,服务队在资金入股的基础上,还靠上去通过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助推项目高速发展的同时,用所产生的收益按照入股资金进行利益分红,壮大了各村的集体经济,共同实现村富民强、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

姜楼镇作为“山东省森林乡镇”,陈店村、前王营村、后王营村、邓庙村、陶楼村等5个村有大片大片的林地资源。如何让这些林地资源更好的服务“产业兴旺”,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又别出心裁的,投入20万元的专项资金发展了林下赤松茸种植项目,直接在林下进行赤松茸种植,并由5个村联合成立聊城众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项目启动之初,为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先期于去年的7月至9月,在两个大棚内进行草菇试种,共收获6000余斤,增加集体收入16000余元;去年9月中下旬正式开始赤松茸规模化36亩的种植。从今年4月份开始,已经迎来第一次集中采摘期,预计课亩产5000余斤赤松茸。

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助推乡村振兴“结硕果”

抓住了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张传松介绍说,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又紧紧围绕“强班子、兴产业、促提升、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凝神聚力抓落实,主动作为求发展,协调市财政局投资60万元带动5个村的民营企业家捐资420万元用于所在的陈店社区党建设施建设。提档升级陈店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加装一批高规格电子设备,彻底解决了社区256名党员集中组织活动无场所的问题,先后承办大型教育和各项活动开展20余次。建起了集党史、党建理论、廉政文化于一体的“党建一条街”,联合市委巡察机构党组织在社区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在进行每年两次定期巡诊的基础上,协调东阿县医院派出专家为镇医务人员举办了培训班,并建立了长效帮带机制。为了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投资13万余元,为陈店完小馆配图书2000册,教学一体机6台。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争取了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000亩落地姜楼镇,涵盖所帮扶的村及周边村,目前已完成打井110眼、修复2座桥梁和43个涵洞、铺设管道26000米、清理沟渠11900米、安装变压器7个、植树3000余棵。积极争取市级相关部门投资12万元,修复后王营村水闸1座、广粮门桥1座;投资27万元对社区单王路进行了修复和绿化;投资3万元,为陶楼村打机井2眼,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短短一年多时间,在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努力下,他们所服务的姜楼镇及所联系的五个村建设水平得到了全面推升。陈店村被评为“席会议办公室4月12日公布的年度考核结果中,聊城市派东阿县姜楼镇乡村振兴服务队被评为了“优秀乡村振兴服务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门窗品牌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