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颜值”爆表的宜昌约你,邂逅吗?
【白龙岗纪事(9)】
绿色,生命的色彩,青春的色彩!
绿色,引领未来的色彩,值得为之奋斗的色彩!
“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湖北科学发展“三维”纲要。绿色发展,雄踞其首。
以“宜人之城,昌盛之地”为座右铭的宜昌,绿色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宜昌视绿为宝、爱绿如命,善待绿色、舍得留绿、舍得植绿。自“十二五”以来,特别是近三年以来,宜昌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为宜昌确定的宏伟目标指引下,紧紧咬定“大强优美”现代化特大城市目标不放松,攻坚克难、激昂奋进,践行“三维纲要”,走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人城共进、智慧个性、包容共享的绿色发展之路,以工匠精神在长江之滨刻录下“蛮拼的”城市发展年轮。
绿满宜昌——三峡日报记者 黄翔 摄
你不信吗?有绿色指数为证:
——宜昌新区200平公方公里面积中,生态用地规划占了一多半;城市园林景观建成开放280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4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
——大力建设生态长廊、生态林地、风景园林,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初步实现。曾经的污水河宜昌运河,经过综合整治,现在已经成为占地1000余亩、绵延15公里的城市景观河、居民休闲带。
——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整、平面立面一起上”,实施建筑外立面综合整治项目400多栋,建设景观式围挡2万多米,为7200户居民免费更换双层中空隔音隔热门窗,所有整治楼栋屋顶做防水保温处理,为3200户商家免费换上全新招牌。
——严格实施管理护绿,人大立法永久保护山体水系,将34块公园绿地、8处山体和2处水域纳入永久性保护。
——出台最严《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大气污染专项管控方案》,投入1500万元配备了全省首台空气污染物来源解析设备。关闭了美联电力和安能热电两个热电厂,关停了善溪窑26家仿古砖窑共计39口窑,春节期间城区全面实行禁鞭。
……
惊艳!“又大又绿”的宜昌来了!
赶快去看看吧!
邂逅美丽宜昌,品位美丽中国!
领导寄语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敢于瞄准当代城市建设概念、理念的最高标准,突出科学发展、绿色生态,力争把宜昌新区这个大作打造成杰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后现代理念,显山露水、起起伏伏、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之城。(2013年4月12日在审议《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专题会议上讲话)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按照新型的后现代化的理念思考、谋划湖北三峡城市群,要围绕“绿色决定生死”进行论证,做到显山露水,青山绿水,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绿色覆盖,城市随弯就弯,建筑随坡就坡。要敬重自然、畏惧自然、顺其自然,决不能因为要加快追赶步伐,牺牲可持续的、子子孙孙享受不尽的、最宝贵的绿色资源。(2014年1月21日省“两会”参加宜昌代表团审议时讲话)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要突出山水特色,彰显文化魅力,突出水电之都,彰显江城特色,按照整体规划、拓开框架、成片开发的要求,处理好“大”与“美”的关系,大力度、高标准推进新区建设,建成全国最美的城市。(2013年4月12日在审议《宜昌新区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方案专题会议上时讲话)
宜昌回音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必须更好地把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要做足山水文章,彰显山之厚重、水之灵动、绿之生机、城之大气,充分展现宜昌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现代文明之美,真正打造“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城市形象,建设美丽宜昌。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要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注重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做到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共建共享山绿、水清、天蓝、城美新宜昌。
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最重要的民心工程,是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要工作。当前,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出重拳、下硬手,以实实在在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宜昌。
时代样本
(1)绿色发展民生样本—宜昌快速公交系统(BRT)
东山大道改造暨BRT项目,是宜昌有史以来第一条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性改造工程,是宜昌坚持“公交优先,民生为本”的示范工程,是宜昌城市建设“1号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23.5亿,全长23.9公里,是全国中心城区单条线路最长、功能最完善、建设最复杂的BRT项目。2014年宜昌BRT被亚行评为国内唯一可持续交通项目最佳案例。全线建成后每天发送旅客可达50万人次,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92分钟缩短为59分钟,市内90%地域将进入30分钟生活圈。投入的200台全新的BRT公交车辆,采用无污染清洁能源天然气为燃料,相比汽油车,尾气一氧化碳排放可减少97%,二氧化硫排放减少90%。同时对沿线进行高标准城市整理,按照“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城市理念,对50公里城市地下管网进行全面、系统、规范和彻底改造,新增树木1075棵、改造升级3万平方米,对沿线建筑进行立面整治,显著提升了城市功能品位。
BRT构建现代城市立体交通——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2)绿色发展生态样本—磨基山公园
磨基山公园位于江南生态新城片区,总投资20亿元,总面积1800亩,由沿江连绵的5座山峰组成。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搬迁了450户居民和商铺,把原来公园周边260公顷可建设用地改变成公园绿地还给市民,遵循后现代理念,留住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座永恒的地标。宜昌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4平方米,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初步实现。宜昌运河过去是一条污水河,经过综合整治,现在已经成为占地1000余亩、绵延15公里的城市景观河、居民休闲带。
磨基山公园成绿色地标——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3)绿色发展交通样本—至喜长江大桥
至喜长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二座钢板叠合梁特大跨悬索桥,也是国内首座全桥使用镀锌铝钢丝的大桥,由大江主桥、三江桥及引桥组成。全长约3.2公里,双向六车道,总投资27.5亿元。至喜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中上游中华鲟核心保护区,为了保护中华鲟,采取了838米主跨一跨过江的设计方案,并在桥梁支座处设置橡胶座垫以减少车辆震动,为此多投资2亿元。大江主桥已于今年5月合龙,三江桥将于本月中旬合龙,计划明年二季度全线通车。目前,大桥已获得3项国家级专利,荣获第四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至喜长江大桥气贯长虹——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4)绿色发展安居样本—“九安城”小区
“九安城”小区,是宜昌建成的最大安置房小区之一,占地面积159亩,可提供安置房3079套。小区位于城东新城中心,设施配套齐全,小区配建有幼儿园,距离中小学、医院、城东商圈均在1公里左右。在建设中,全面践行“注重生态、依山就势、绿色环保”的后现代城市理念和“海绵城市”理念,建筑依山就势布局,人行道采用自洁式透水砖,外墙采用了抗水、耐久的真石漆,遵循季节特征统筹布局景观绿化,做到开门见山、推窗见景,春天看花、秋天观叶。
九安城小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5)绿色发展规划样本—宜昌规划展览馆
宜昌规划展览馆是新区首批建设的十大公建项目之一。该馆占地45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米(其中地上1.5万平米),建筑高度23.6米,总投资3.5亿元。建筑方案采用国际招标,由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设计,以绿色三星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并将按绿色三星建筑标准进行运营管理。整个建筑以“嵌山傍水,行走宜昌”为设计理念,如同一块玉石镶嵌在山水之中,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城市规划展览馆即将开放——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6)绿色发展产业样本—兴发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
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是宜昌(猇亭)循环经济示范园的一个代表或缩影,也是宜昌发展“飞地经济”的成功范例之一。该园区占地4000亩,吸纳就业4000人,通过打造闭合循环产业链条,实现了化工产品由工业级向医药级、食品级和电子级的转型升级。草甘膦产能居全国首位,紧追美国孟山都公司;电子级磷酸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日韩垄断;高纯食品级磷酸产品供应可口可乐、雀巢等国际化大公司,成为国际一流、中国最大的绿色环保现代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该园区固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尾气、废水、废热综合利用率均达95%以上,每吨磷矿石加工增值后实现销售收入为原矿的18倍以上,实现税收为原矿的10倍以上,生动诠释了“生活因化工而美丽”的发展理念。
兴发集团演绎绿色腾飞——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7)绿色发展开放样本—三峡保税物流中心
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304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年内可实现封关运行。整个项目建成运营后,可满足年物流作业量160万吨的生产需求,将极大提高企业通关效率。同时,宜昌已全面启动中国(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创建工作,片区规划总面积27.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等产业,建设全球重要的陆江海联运物流中心、国际休闲旅游服务示范区、三峡区域开放合作实验区,打造“宜新欧”水公铁联运国际通道,把宜昌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战略支点。
宜昌白洋港新码头助推物流提速——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这些,只是“又大又绿”宜昌的七个样本。还有,绿色清江、绿色远安、绿色秭归、绿色兴山、绿色五峰……绿色,已融入宜昌发展的方方面面,已融入宜昌人的生活。宜昌之绿,翘首荆楚。
滨江公园绿意盎然——三峡日报记者 李风 摄
邂逅绿色,爱上宜昌,好多人都醉了!这里真是一个适宜老年人养老,中年人养心,年青人养身的好去处!
亲,邂逅宜昌,还有什么犹豫的吗?
往期回顾
文字记者:泛舟、刘紫荣
摄影记者:李风
编辑:一舟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赞一分钱,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