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区划变迁图
民国时期泰县共辖十五个区,后调整为十个区。泰县东界如皋,东北界东台,北界兴化,西北界高邮,西界江都,南界泰兴。
民国泰县十五区
泰州解放,设县级泰州市,后泰州市和泰县合并为泰州县。
六十年代,泰州县拆分为泰县和泰州市。泰县辖蒋垛公社、仲院公社、顾高公社、大埨公社、运粮公社、王石公社、梅垛公社、张甸公社、大泗公社、蔡官公社、梁徐公社、苏陈公社、大冯公社、桥头公社、张沐公社、白米公社、姜堰公社、夏朱公社、娄庄公社、溱潼公社、兴泰公社、俞垛公社、叶甸公社、马庄公社;泰州市辖泰东公社、泰西公社、淤溪公社、野徐公社、鲍徐公社、塘湾公社、寺巷公社、大泗公社、港口公社、杨庄公社、里华公社、泰州公社。之后泰州市的寺巷、鲍徐、野徐、塘湾、白马、港口、朱庄、淤溪、杨庄、里华、泰东、泰西12个公社划归泰县。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泰县的泰西乡、朱庄乡、泰东乡划归泰州市管辖。
九十年代撤销泰县,设立姜堰市。姜堰市寺巷、鲍徐、塘湾3个乡镇划归海陵区,白马、野徐2个乡镇划归高港区。新设立高港区辖永安洲、田河、口岸、刁铺、许庄、白马、野徐7个乡镇。
跨入新世纪后姜堰市罡杨镇、苏陈镇划归海陵区,大泗镇划归高港区。
本世纪一零年代,姜堰市撤市设区,姜堰区华港镇划归海陵区。
目前泰州市区乡镇划分
目前海陵区辖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城北街道、京泰路街道、红旗街道、九龙镇、罡杨镇、苏陈镇、华港镇;高港区辖口岸街道、刁铺街道、许庄街道、凤凰街道、寺巷街道、明珠街道、沿江街道、永安洲镇、白马镇、胡庄镇、大泗镇、野徐镇;姜堰区辖罗塘街道、三水街道、天目山街道、梁徐街道、溱潼镇、蒋垛镇、顾高镇、大伦镇、张甸镇、淤溪镇、白米镇、娄庄镇、俞垛镇。
变迁视频
视频加载中...
民国时期泰县与今日泰州市区界线比较
目前泰州市区相较于之前的泰县范围,多出来的地方是原属东台县的溱潼地区和原属于泰兴县的高港等区域,少了海安的大部分地区的和江都东北部地区以及兴化与江都接壤的地区。
注:本文中的泰州指泰州市区,包含姜堰在内的,非地级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