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指南

洛龙区铝合金门窗市场地址

小智 0

文章目录:

1、古都洛阳奏响青春之歌2、正式挂牌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打造全国百强3、未批先建隋唐洛阳城遗址仿古角楼竟现铝合金

古都洛阳奏响青春之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河南省洛阳市既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又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2021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更多关注青年的特点、需求和体验,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人的契合度。

放眼河洛大地,青年人奔涌而至,投身于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的火热实践中,洛阳这座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闻名中外的古都,如今正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

平台聚才

打造青年施展抱负的大舞台

自主研发城市轨道交通高效成型铣磨车为国内首创相关设备;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铝,密度不到金属铝的40%,抗弯比刚度却为钢的1.5倍……这些高精尖的技术成果都来自洛阳一个年轻的机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简称“清洛基地”)。这里有一支200余人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团队,硕博占比近一半,平均年龄33.4岁。

无独有偶,在涧西区智能制造及大数据科技产业社区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一个个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拔节而起。园内企业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玻璃盖板外观缺陷系列检测设备,核心性能指标全球领先。

当前,洛阳正全力实施产业平台聚才工程,以优势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水平大学为依托,吸引青年人才来洛创新创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在洛阳竞相涌现,成为青年施展抱负、成就青春梦想的优质平台。

政策引才

让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

为有效解决来洛求职创业青年临时住所问题,洛阳建设了青年驿站,来洛青年最长可免费入住15天,还可享受路费补贴。截至目前,洛阳共建青年驿站21处、床位1500余张。

根据2021年出台的《洛阳市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动方案》,洛阳共推出27条重磅举措携青年共赢未来:5年内新筹建70平方米以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优先供应来洛就业创业的青年大学生;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游览观光于一体的青年集聚新地标……

洛阳大力实施产业平台聚才、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安居保障、社交消费赋能、城市活力提升5大工程,为青年来洛发展创造更优环境,全方位帮助青年在洛阳站稳脚跟、振翅高飞,激发青年和城市相互成就的动力。

环境留才

涵养“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室外配有街头篮球公园、咖啡店,室内配有台球馆、射箭馆、形体馆、健身中心……在涧西区珠江路街道春光社区建设中心,每天都有不少青年前来“打卡”。

洛阳致力于打造青年人喜欢的城市环境,丰富青年业余生活,让青年感受到洛阳包容、有趣的城市氛围,不断增强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吸引力。今年6月,洛阳市洛龙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将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模式,解决青年发展难题,促进青年宜学、宜居、宜业。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今天的洛阳,有意气风发的奋斗,有诗意栖居的生活,还有追梦未来的舞台。未来的洛阳,将以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不断激发城市青春活力,让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洛阳、留在洛阳,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洛阳出台支持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一揽子政策措施

青春洛阳 “职”等你来

为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特别是符合洛阳市重点产业集群用人需求和公共服务领域急需的青年人才来洛就业创业,近日,洛阳市特别出台了支持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领域建立“青年人才储备池”。“十四五”期间,每年提供岗位20万个左右(青年人才岗位3万个左右)。

●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首次在洛阳缴纳社保,可享受每人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最长发放36个月。新引进的全职在站博士后,可享受博士后研究人员生活补贴10万元。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师)、本科学历人才(技师),首次在洛阳企业及非财政全供单位就业或创业,3年内根据社保缴纳情况,可分别享受每人1500元、1000元的生活补贴,最长发放24个月。

●“十四五”期间,通过政府统建、存量房改造等形式,筹建人才公寓10万套左右,今年计划完成2万套;青年人才首次入住,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免租期。

●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师)、本科学历人才(技师)、专科学历人才[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在洛阳缴纳社保,在城市区首次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可分别享受10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的购房补贴。

●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本科学历人才,在城市区无自有住房自行租房的,可分别享受1200元/月、800元/月、500元/月的租房补贴,最长发放36个月。

●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技师及以上技能人才在洛阳购房,公积金贷款最高可贷65万元。家庭租房月提取额最高1200元,单身租房月提取额最高1000元。

●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或35周岁以下具有中职中专以上学历的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其户籍所在地为洛阳城市区以外且在洛城市区无自有住房、来洛赴企业应聘求职的,可申请免费入住青年驿站,单次1—5天,每年可申请3次,年累计最长15天。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参加定点创业培训机构组织的创业意识培训、创业实训、创办(改善)企业培训、网络(电商)创业培训。

●在全市打造各类孵化场所120个,提供最高3年租金减免,为青年人才提供低成本、高聚合、强黏性的创新创业空间。

●毕业五年内大中专学生首次创办小型、微型企业,最高可享受15万元资金扶持。

●设立5亿元的“河洛英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建立近7000万元的“科技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可为青年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近7亿元的科技贷融资支持。高校毕业生在洛阳创业,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开展“河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评选,给予最高30万元政府资助,实施河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构建人才引进、人才服务、政策兑现等“一站(键)式”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在青年集聚区周边增配优质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保障学前和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青年人才子女教育需求,确保“应入尽入”。

政策支持对象(含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可放宽至45周岁。相关政策内容与此前政策有重复、交叉的,按照“从新从优从高和奖励补贴不重复”的原则执行。

数据来源:中共洛阳市委组织部

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

共青团洛阳市委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精彩洛阳”,点击菜单栏“才聚洛阳”,收看“才聚洛阳 点亮梦想”全媒体直播活动《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04日 16 版)

正式挂牌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速打造全国百强

29日上午,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将积极培育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打造百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此次挂牌的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主导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铝钛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由原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原洛龙产业集聚区(洛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而成。整合后开发区面积约34.75平方公里,整体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在产业发展上,该开发区将积极培育光电电子器件、轴承、大数据、生物医药、白色家电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开放优势凸显、主导产业突出、新兴产业聚集、人城产高度融合的国际化园区,力争到2023年成为百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制度创新上,该开发区将积极探索“小管委会+大公司”模式,加速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年轻化、专业化、素质化,依托公司盘活国有资产、灵活开发运营机制、激活投融资造血功能,进一步创新开发区市场运营体系,加速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深化改革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洛报融媒记者 陈曦 文/图 特约通讯员 苟华云)

未批先建隋唐洛阳城遗址仿古角楼竟现铝合金

王珏、史一棋、沈童睿、孙伟峰/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4月15日报道,洛阳市民来信反映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西南端,建起了一座仿古角楼。据了解,它的建设并未得到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的同意,在近处看,角楼上还设有推拉合金窗户,看上去同现代小区里门卫室的窗户差不多。我们以身处古都名城而自豪,但面对如此工程,心里难免会犯嘀咕:这种仿古建筑,能否展示隋唐洛阳城的历史风貌?

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西角楼现状。

角楼设计方案没有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接到读者来信后,记者于3月17日来到现场。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一截正在建设中的灰砖城墙由北向东画出一个“L”形,实地目测大概有200米。城墙边上,挖掘机、运输车正在紧张工作。城墙拐角处,是一座下宽上窄的墩台,读者来信中提到的仿古角楼就位于其上。

这座角楼位于面积47平方公里的隋唐洛阳城遗址西南角。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洛阳城是我国现存隋唐时期保留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由外郭城、宫城、皇城等部分组成。仿古角楼处在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南城墙与西城墙交界处,因而被称为南城墙西角楼。

从外观上看,这座角楼已经建设成型,以灰色陶瓦铺顶,有上下两层,屋檐采用挑檐手法,门窗框均涂成红色,远远看去颇有古意。然而,透过棂条就能看到窗户内侧使用了合金一类的现代材料,与角楼外部的整体风格不甚相合。二层的红色栏杆表面有斑驳的白点,像是表面发生了剥落。角楼目前没有施工,南边的工地上,工人正在修建城墙。一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去年来到这里参与建设角楼及其相邻城墙的。今年春节假期后,他们又在这里继续施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据了解,早在2017年洛阳市就提交过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2017年5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的意见》指出,暂不同意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不同意进行覆罩、露明、模拟或木构架标识展示。2018年1月,国家文物局否决了再次上报的方案,认为所报方案深度不足,未能充分说明项目实施的可行性。2018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原则同意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但暂不同意城墙西角楼遗址、东角楼遗址、厚载门遗址的节点设计方案。

洛阳市在方案再次修改和报批的过程中,于2018年底开始建造南城墙角楼。为此,今年2月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隋唐洛阳城南城墙东西角楼厚载门及护城河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的意见》指出,当地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后实施。同时,针对有群众举报隋唐洛阳城南城墙角楼遗址存在未批先建问题,请河南省文物局尽快调查核实,研提处理意见,并将有关情况报送国家文物局。

专家指出,已经建造的角楼没有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也没有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属于违法建筑。似是而非的仿古建筑也会让人们认为唐代的角楼就是这样,产生误导作用。

当地表示对推进西角楼保护展示工程操之过急

公开资料显示,隋唐洛阳城始建于公元605年,历经隋、唐、五代、北宋诸朝,于530多年后废毁。时至今日,遗址虽然面积广阔,但大部分都埋在地下,仅有少数露出地面。从2008年起,洛阳市政府开始实施保护展示隋唐洛阳城历史格局的工作。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介绍,西起王城大道、东至洛龙区城角村的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长约7200米,因地面占压相对较少,保存较为完整,成为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展示工作中较具可行性的一部分。

2018年,当地委托第三方编制了《隋唐洛阳城南城墙东西角楼、厚载门及护城河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方案指出,“标识南城墙位置及历史面貌,更为直观地表达城墙文化,帮助人们认知隋唐洛阳城。”

根据洛阳市政府采购网公开的信息,洛阳市文物局在2018年8月5日与一家企业签订了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一期)保护展示工程的施工合同。同月,地面附属物征迁开始。12月,西角楼建设动工。

“我们确实是过于自信了。”余杰说,他们没有料到上报的方案中关于角楼的部分未被完全认可,对推进西角楼的保护展示工程也操之过急了。

针对人们关心的角楼设计依据问题,方案指出“根据间接的考古及古籍资料,推测角楼的建筑形制”,具体而言,是参考了洛阳宫城的角楼遗址,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所绘的角楼形象。

对此,专家指出,没有充分依据的复建,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国家文物局的意见也指出要“明确东西角楼、厚载门遗址展示设计的考古依据,厘清遗址的范围、布局、形制、历史沿革,补充相关考古勘探和发掘资料”,“充分考虑东角楼遗址、西角楼遗址的保存现状和隋唐洛阳城遗址展示需要,研提多种展示比选方案,加强保护性设施功能布局、外观样式、文物影响等方面研究,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西角楼建设已经停止,正在研究补救措施

土木建筑的遗址采取地表上覆盖的方式,是当下比较常见的做法,在国外也有很多案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介绍,保护展示如果做得好,不但能起到保护作用,还能让这些残破的遗址非常好地展现给观众。但是有一个前提,方案和设计要经过专业的论证,需要按照程序申报。“每一次论证都有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来帮助设计方案把关,更好地发现不足。这些程序体现了科学性、严谨性,确保工程建成后达到保护好、利用好的结果。”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隋唐洛阳城进行一定的保护展示有一定必要,但希望经过几方论证、听取专家意见,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展示历史文化风貌。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指出,在遗址保护中采取仿古复建的方式,是全国有代表性的做法,但不是唯一方式。“目前在遗址保护展示中,国内技术偏窄。遗址保护需要探索多种途径,并进行正向引导。不鼓励仅用复建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展示。”张杰建议,在遗址保护的问题上,需要公众参与,也需要专家的底线思维。

据余杰介绍,目前,当地已经叫停角楼工程,并研究补救措施。河南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也来到现场指导,提出了整改善后意见。洛阳市近期也将组织古建、考古等方面的相关专家就角楼的善后处理拿出整改方案。

编后:“生米做成熟饭”要不得

对文物进行复原性保护前,须经过相关专家论证和上级文物部门批准,正是为了避免盲目轻率的决策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毕竟文物一旦遭到破坏就是不可逆的,“亡羊”之后或许就没有“补牢”的机会了。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不少地方的文物保护工程也存在未获审批便擅自开建的情况,这不但是对文物本身的不负责,更是漠视文物保护法的违法行为。

把生米做成熟饭,看你怎么办?类似现象并不少见,也不局限于文物保护领域,而是一些地方盲目上马工程的常见套路。他们之所以敢于“先斩后奏”,甚至“只斩不奏”,不排除有这样一种侥幸心理:我先把工程建起来,造成既成事实,虽然未获审批,但考虑到重建成本太高、影响更大,上级部门也不能拿我怎么样,至多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慢慢地补全前期手续。如此一来,违规行为步步蚕食,法律法规节节后退,没有依法审批的工程也能堂而皇之地开工。

用既成事实绑架上级部门决策、逃避法律约束,这种侥幸心理要不得,如此违法行为当戒除。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尤为重要和紧迫。有关部门在做决策时,必须时刻紧绷法治这根弦,避免触碰法律红线,更不能知法犯法。至于事后,监管部门一旦发现有突破法律规定、试图用既成事实绑架政策法规的情况,要敢于亮剑、及时查处,处置未经审批的工程时不留情面,同时严肃问责违法决策的相关负责人,打板子要让违法决策者感到疼。惟如此,才能真正树立法治思维,让依法行政成为自觉。

本期编辑 邢潭

高档系统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高端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