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300万炒基金在北京很难自由炒基金赚钱吗
一、别老想着财务自由了
2019-2020年资本市场好的时候,偏股基金指数每年的回报都超40%,再回测一下2020往前推五年的历史收益,都是妥妥的年化20%+啊。
网上有各种段子说:
“假设每年赚10%,300万买基金不用工作,每年赚钱30万就可以在北京实现基本的财务自由了”
。
有人就真信了,2021年新韭菜大批的冲击市场,梦想着炒基金大赚一笔,大多数都去追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结果被套了。
例如,望京博格最近一年的收益:
2022年以来亏损
-45个汉堡
,收益率是-9.29%,如果从2021年8月-2022年7月计算的话,最一年的累计亏损
-35个汉堡
,收益率是-7.22%。
起初想用300万买基金实现财富自由的投资者,现在估计已经亏损了20万了,这个仅是投资亏损20万,如果日常开销一年还是30万的话,合计一年消费了50万(基金亏了20万,生活支出30万),资产也就剩剩下250万了,(未来两年是涨是跌很难判断)假设未来两年市场没有行情,扣除每年30万生活支出的话,250万就剩下190万了,结论就是
300万炒基金,在北京很难自由!
望京博格直播的时候总是说:
“一切亏损源于追高!”
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才买基金,这样投资行为在一开始就输了。如果自己靠工作都实现不了财务自由,还梦想靠投资基金实现财务自由,似乎更是错的离谱了。 我们普通人不喜欢工作,才想着靠投资不用工作就可以自由,但是那些真正身价上亿,反而更热爱自己工作。
二、基金二季报
本周涨幅较高的行业是环保、计算机、5G、国防军工等。宽基指数里面中证1000的涨幅远高于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
最近基金二季报披露的查不到了,我们引用天风证券的结论:
“从22Q2基金季报披露情况来看,目前公募有定价权且配置处于历史偏低位置的行业包括:
医药生物、社会服务、计算机、传媒、非银金融、汽车等。
其中,医药当前仓位已处于2010年以来最低位,一旦开始逐步加仓,超额收益有望逐步回升,建议予以重点关注。社会服务、非银金融、汽车近一阶段底部加仓的迹象较明显。除此之外,
电子、电力设备、建筑材料
等行业目前仓位处于偏高位置,可继续跟踪其产业景气度和仓位波动情况。”
博格解读:
(1)从二季度公募持仓数据来看,除了医药/医疗主题基金还配置医药外,其他主动基金基本都很少配置医药了,目前医药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如果其他主动基金加仓的医药的话,医药行业的潜力比较大。
(2)目前公募基金主要配置的新能源,如果大家开始减仓新能源的话,新能源行业的抛压比较大,二季报里面有明星基金已经开始卖新能源了。但是新能源未来是涨是跌,其实主要取决于新能源行业的盈利增速了,基金经理买卖新能源,其实就是基于对新能源行业未来走势做出的判断。
结论,
博格目前超配医疗(李时珍组合、中证医疗、恒生医疗),新能源在去年底减仓了大部分,如果未来新能源回调比较多的话,博格则会抄底新能源。
“基金净赎回规模有所扩大,发行市场仍相对惨淡:2022Q2,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814.32亿份,其中总申购规模2135.37亿份,总赎回2949.69亿份,整体看,
本季度权益类基金以赎回居多,
但在疫情等扰动因素下,资金申赎相对审慎,申购和赎回规模均出现缩量。发行方面,二季度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进一步出现大幅下滑,主动权益类基金周均发行份额仅为17.32亿份,相比上季度下滑近80%。”
博格解读:
市场4月26日触底以来,沪指从2800涨到3400左右,市场估值不再那么便宜,买基金的人少了; 有些投资者解套了就开始赎回了,结果2022年二季度主动偏基金是净赎回的,规模大概800多亿份。
这个数据仅统计了主动基金是赎回的,
根据博格的统计指数基金是净申购的
,但是如果未来市场继续涨的话,个人觉得基金整体还是净赎回,没有大规模的赚钱效应,新韭菜少,老韭菜回本就卖。但是,对于长期投资者,心中期望未来市场略微回调一些,可以再买点便宜的筹码。
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但是行业之间的分化比较大。经济处于企稳向好的阶段,未来个人养老金制度会引入更多长期资金,从长期投资角度而言,目前还是不错的布局机会。刚才也说到了:“行业之间分化巨大”,有些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绝对高位,望京博格不建议大家追已经涨幅比较高的行业,可以关注目前估值比较低的医疗、芯片、军工、港股板块。
今天就聊到这里,
关注望京博格,投资一路相伴!
#上半年基金投资总结#
@头条基金
@北漂民工的日常
@嘉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