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CP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我们和一位资深投资人聊了聊对冲基金建模
路桥黑马基金执行董事。
16岁在法国留学并于当年考入巴黎大学。但在一年后决定去美国百森商学院学习金融数学专业。从百森毕业后进入一家华尔街对冲基金从事金融建模和交易员的工作,2013年回国后进入风险投资行业,主要投资方向为文化娱乐领域。期间参与了多个上市公司并购以及影视剧项目的投资。2016年加入黑马基金并于当年获得投中颁发的新锐文化投资基金。
一个影视作品诞生的过程,其实就是讲好一个故事的过程。在认真分析过国内外众多文化娱乐作品和项目后,对于CP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路桥有自己的很多思考。他认为有很多CP,还没有掌握好讲故事的方法,这里面其实有一套严密的方法论。所以,针对CP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我们和路桥聊了聊。
(闵:老闵路:路桥)
闵:在您看来,什么才是一个好的故事,有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影视案例?
路:“好故事”就是值得讲且世人也愿意跨媒体获取的东西,让世人与故事主人公一起踏上一条求索之路。
“值得讲”是从故事本质来说,故事内容中应该具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新颖洞察,以及创作者对故事中的核心形象及其世界的独特观念。
“愿意跨媒体获取”是从受众市场来说,你创作的故事能够让人在不同场景不同媒体介质上产生共情,让人愿意想办法花时间和金钱,待在故事宇宙里越久越好。
《魔戒》就是一个好故事,它讲述了一群小人物团队作战,摧毁代表绝对权力的魔戒的故事。作者托尔金将西方基督教思想和文化,融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架空世界:有一个超越众生的至高主宰,一直在保护着善良之辈,告诉大家“行善者勿灰心丧志”。同时,《魔戒》故事还体现了托尔金对人和世界的独创性理解,这也是《魔戒》的伟大之处:拯救世界的不一定是拥有无可匹敌能力的超级英雄,更可能是每一个对于爱与希望执着追求的平凡人。从1954年7月至今,《魔戒》已不能看成一个单一的作品,其影响力不仅仅在文学、电影、游戏这些单一领域,而影响到了后世的各种创作。这就是我们说的,值得讲且世人也愿意跨媒体获取,并伴随成长的故事。
闵:那么,怎样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呢?有没有什么固定模式?
路:套用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书中的原话,“一个讲得美妙的故事犹如一部交响乐,其结构、背景、人物、类型和思想融合为一个天衣无缝的统一体”。
如何讲好故事呢,首先需要一个匹配目标受众的、类型清晰的故事;其次,要塑造一个活灵活现、容易引人共情、内驱力强大的主人公;然后,建构一个主人公解决冲突、施展魅力、实现欲望的故事背景,包含人物关系;再者,要遵循故事创作要义——所有的故事都表现为一个求索的形式,结构中要有明确的激励事件打破主人公生活平衡,使之变好或变坏,在他内心激发起一个自觉或不自觉的欲望,意欲恢复平衡,于是把他送上了一条追寻欲望对象的求索之路,一路上他必须与各种对抗力量抗衡。他也许能也许不能达成欲望;最后,将创作者对于人性、生活、社会的思考及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融入故事中。这些故事创作的核心要点在《魔戒》中都有所体现。
闵:作为投资人,您是如何来衡量一个好故事、作品或者项目是否有商业价值?商业模式是什么?
路:作为投资人,我们不会把故事具体文本看成单一的作品,而是一个贴近受众生活、与受众不断发生关系的娱乐产品。它应该是一个B2C的模式,能够让受众因为喜欢这个内容而付费观影、付费阅读、付费点播等,这是内容作为产品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好莱坞近年来最热门的关键字“跨媒体”叙事。像 HBO、迪斯尼、索尼影业、英国广播公司、华纳兄弟、福特汽车、美国学乐出版集团、企鹅出版集团等等,都砸下时间与金钱,企划基于故事内容经营"跨媒体”,这个和近几年热炒IP概念相似。
一般媒体公司的商业操作,是藉由跨媒体叙事使原故事文本衍伸出更多的互动条件和销售施力点。倘若操作恰当的话,跨媒体叙事的元素都能成为互相渲染的宣传工具。因此,像这类的商业模式对媒体公司来说不算复杂。想象一下哈利·波特的大票粉丝看完故事书后,迫不及待期望电影快点上映的样子。还有其他影视作品也有类似的现象,如:《魔戒》、《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噬血真爱》、《暮光之城》等等,都是跨媒介叙事的价值体现。
虽然很多人常抱怨好莱坞制作太多的续集影视作品,反而原创作品数量不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因对于同一故事内容,阅听众持续不断地消费与观赏需求所致。如果去看看称霸娱乐帝国已久的电影《星际大战》,其商业企划偏向跨媒体的态势更是与日俱增。换一个概念,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影视IP化的做法。
闵:对于国内的一些CP讲故事的方式,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路:CP在讲好一个故事之前,团队成员在 “什么是好故事”的审美上,要有一致且符合故事创作规律的认知。
最近,中国版《深夜食堂》因过度复刻原版,缺少本土化创作而饱受争议。反观同样内含无数向经典电影元素的《喜欢你》,同样是讲一个“好故事”,但因创作者对故事核心要点中的“背景、人物、思想”的创作性思考程度和呈现方式的不同,而获得了受众如此大的差别对待。
用食欲来讲人欲,是个特别好的切口,再结合创作者的独特洞察,我们会有一个好故事。而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跨国别还是跨媒体,讲故事的方式必须是你自己的,食物也必须是你顾客想吃的。也许,中国版《深夜食堂》,拍下那些“与你相关”的故事,就不会评分如此滑铁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