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指南

债券型基金会亏吗 债券型基金会亏钱吗

Jack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债券型基金会亏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债券型基金会亏钱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20万买基金,结果四个暴跌全赶上了,基金会把本金全部亏掉吗?
  2. 听说债券基金收益好,安全吗?
  3. 债券基金有亏损案例吗?亏损原因来源于什么?
  4. 债券型基金会亏本金吗基金会亏本金吗

20万买基金,结果四个暴跌全赶上了,基金会把本金全部亏掉吗?

就前几天,一个朋友来问我,说是基金亏了超过30%,该怎么办?

这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共买了16只基金,亏损幅度最小的是24%,幅度最大的46%。

现在的基金总市值55万多,一共亏损24万多。

投资基金一年多时间,这个亏损幅度也是远超她自己的预期,可以说想死的心都有了。

都说基金投资,亏的少,赚的多,亏损都是短期的,赚钱都是长期的。

也就是说,亏损不可怕,放个半年一年,就能赚钱。

但结果是这一年多下来,越亏越多,越亏越多,还不知道会不会继续亏钱。

这种情况,对于一个没有心理准备,又把大量资金投入基金市场中的一个普通女人来说,压力非常大。

据她说,这80万的资金中,还有30万是父母给的,当时都说买基金稳赚,才大量地把钱投了进去,这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甚至开始问我,基金再亏下去,会不会亏得一毛不剩了。

基金不存在把本金亏掉,除非基金违规操作,私下加了杠杆。

这种情况在私募基金里可能会偶尔出现,但是在公募基金里,几乎不存在这种违规的情况。

所以,她的基金,不会出现亏光,但回本需要多久,或者说能不能回本就很难说了。

从55万,涨回80万,需要上涨近50%,这个难度还是不小的。

所以,她还在思考,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进行补仓。

对于这个事情,我觉得应该分几个步骤去看,然后进行几步的操作,来进行补救。

第一,一定要先进行基金的整理。

基金一共买了16只,跌幅从24-46%不等,并不一定说跌的少就是好,跌的多就是差。

也不能说跌多了就一定安全,跌少了就一定还有补跌的风险。

从基金的角度来看,基金管理人能否取得超额收益,才是关键。

所以这个时候,打开你的基金,去看看这些基金和同类基金的比较,或者说排名。

即便是基金下跌了50%,如果跌得比同类其他基金少,那么这也是一只好基金,可以考虑保留。

即便基金只下跌了20%,比同类的基金跌得还多,那么这照样是一只烂基金,要尽快地处理。

一般基金投资,拿3-5只基金特别正常,有个6-8只也说得过去,但是16只基金持仓,只能说明这个基民,完全不懂基金,没有办法做好判断。

一般投资基金有两种。

一种是非常信任基金经理,所以是跟着基金经理去选择基金投资。

这种是单纯的信任关系,是依靠基金经理的能力,来赚钱。

可以说,这种就是单纯地赚信任的钱,因为专业,所以托付。

另一种是有自己看好的行业板块方向,靠方向来赚钱。

可以说,这种基金投资,基民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判断能力,靠自己的认知来赚钱。

不管你是哪一个类型的投资者,基金都需要有方向性的投资,也不能选择这么多。

两者取其一,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一种做法。

先把基金的情况归类捋清,然后再进行第二步,才是明智之举。

第二,进行仓位上的调整。

仓位调整是必须的,16只基金完全躺平绝对是有问题的。

这里的仓位调整,主要指的是基金之间的转化,并不是说加仓或者是赎回。

基金除了卖出的功能以外,另一个功能,就是基金间的转化。

比如,这16只基金,在第一步的整理归结后,把其中的8只淘汰了。

那么这8只基金对应的仓位,就要调整进入剩余8只里。

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行为,类似于调仓换股。

只不过这种调仓,其实是因为之前买错了基金导致的,现如今要做的,其实是修正。

仓位上的调整,其实就是存优汰劣的一个过程,是可以帮助未来基金更快回本,甚至是赚钱的一个方式。

当然也有人会问,有一些基金可能跌的时候多,涨起来也快,万一转换了,那岂不是很亏。

我只能说,基金本身的风格,是长期投资,并不是激进型的短期投资。

那些相对更激进的基金经理,可能在短跑中会有优势,但真正的长跑里,并不占优势。

所以,错过了也就错过了,不必太在意。

第三,决定是否额外追加资金。

最后一步,才是决定是否要进行补仓。

因为补仓本身,是成本的二次投入,是有风险的。

简单地说,补仓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当下基金所处的位置,到底是高是低。

额外追加资金的基民,首先要确定额外追加的资金,也是闲置资金。

有一些人可能会贸然地用什么买房资金啊,甚至于贷款去进行补仓。

这种做法极其冒险,是不可取的。

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基金抄底同样是很可怕的。

这就好像中概互联网,先经历了腰斩,如果你觉得亏损50%,可以大幅度补仓,那么接下来又是一个腰斩。

这时候又一群人进行了补仓,而结果是又来了一个腰斩。

所以,当你的投资标的选错了,即便已经下跌了不少的幅度,依然不能说没有风险。

如果你的资金面不支持,或者认知能力不足的话,尽量还是不要进行补仓了。

第二步的选择,基金转化就是你可以操作空间的极限了。

切记,追加要谨慎,尤其是一次性的追加方式。

如果是选择定投,那确实是可以摊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基金投资的小白来说,会相对更稳妥一些。

做完以上三步之后,可以算是给当下的基金配置情况,做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诊断。

基金亏钱该不该补仓?

着重聊聊基金亏钱了,该不该补仓的问题。

我想最近肯定有很多基民都想问这个问题,其实前一段时间就有基民想问了。

对于新手基民上手买入基金,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投。

当然这里是特指新手基民,而不是老基民。

因为定投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补仓形式,所以对于定投的基民来说,根本不存在基金亏钱该不该补仓一说。

如果你之前没有采用定投的方式,也可以追加开启定投进行补仓。

定投的方式补仓的风险极低,只不过时间周期并不确定。

抛开这种情况以外,判断基金该不该补仓,或者说哪些补仓的方式比较安全,在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

常见的低风险补仓方式,主要有三种。

方式1:网格式补仓。

网格式补仓,其实之前介绍过很多次,指的就是根据下跌的幅度,进行分批的补仓。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也比较傻瓜式,而且优势明显。

比如,基金跌幅30%开始补仓,每下跌10%,补一次仓。

补仓的金额一般是等比例的金额,不会刻意地去加仓。

这种方式和定投的主要差别,是定投更注重时间换空间,而网格式就是单纯的空间定投。

网格式补仓的最大特点,其实就是平均成本的概念,而平均成本,也是相对最稳健的一种基金投资方式。

对于补仓资金比较充足的基民来说,网格式补仓,是相对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了。

方式2:减仓转定投。

相比直接开启定投,减仓转定投主要是针对那些手头资金并不宽裕的基民。

由于资金的限制,补仓资金不足,可以先采取减仓的方式来进行。

而转定投的模式,等于是分摊了风险,把相对风险跨度,从纵向变成了时间轴上的横向。

只不过,很多基民在经历了大幅度回撤之后,早已经选择了躺平,没有减仓的勇气,也拿不出定投的资金。

结果自然就是继续地被动躺平,导致想要解套的可能性,全交给了天意。

方式3:估值法补仓。

第三种比较稳妥的方法,是估值补仓形式。

根据自己所投资的基金,所在行业的估值,或者是整个市场的总体估值情况,进行补仓。

估值法补仓的形式,可以找到相对安全的估值区域,然后再进行补仓。

往往是在历史平均估值的下方区域,才开始有补仓的举动。

因为行业的估值,不会始终在低位徘徊,所以但凡是在低位的补仓,最终都会有机会转化成收益,来弥补损失。

当然,在衡量一个行业估值的时候,要动态地根据市场总体的增长率去做评估。

比如,原本的朝阳行业,变成了夕阳行业,那么市场给的估值,即便一落千丈,也是合理的。

所以,这时候的估值体系,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相对低点,基金补仓就需要长期持有的耐心。

基金暴跌的时候,切记不要紧张,因为该紧张的是基金经理,他们需要有应对的措施,而作为基民,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再心平气和的去想应对措施,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

听说债券基金收益好,安全吗?

债券基金是有风险的,所有的基金都是有风险的,只是风险不同而已,基金的风险从高至低排序如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的风险较低只是相对而言,债券市场建立的时间较长,在进行债券型基金选择时,需要您有一定的债券投资经验,债券基金的涨跌受到很多市场因素影响,还会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影响的方面较多,所以购买债券基金要根据自己的风险能力进行合理的投资,建议不要盲目投资。#女神理财大赛#

债券基金有亏损案例吗?亏损原因来源于什么?

即使是风险最低的纯债债基也同样有亏损的案例,所以几乎没有债券基金是保证不会发生亏损的。

债券基金根据风险的不同可以细分为纯债债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而这三种都有可能出现亏损,下面我就在三种债基中各找一个案例给你做个分析。

纯债基金—只买债券就不会亏损吗?

纯债基金,就是产品资产只能买债券的基金。那这种基金是不是就不会亏损呢?

想想这两年债券市场上的违约事件就可想而知。根据光大证券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1月5日,债券集中违约的现象较为严重,报告期内已有33个新增违约主体,为2014至今违约数量最多,违约余额最大的一年,而且数量和余额执较去年翻了好几倍。

如果基金买的债券发生违约后,就要等待相关机构对债权进行追偿,足额偿付的时间以及回收率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数据显示,违约债券的整体回收率(各个主体违约率的算术平均值)为30.37%,国企为55.13%,民企为24.18%。

也就是说如果纯债基金买的100万的一只债券违约了,国企类的债券平均能拿回55.13万,民企类的债券平均能拿回24.18万,单只债券分别亏损44.87%和75.82%。

虽然基金对于单只债券有持仓限制,但也不排除某些重仓债券出现违约,导致整只基金的净值出现大幅下滑,比如已经清盘的中融融丰纯债。

这是2016年成立的纯债债券基金,成立规模不到1亿,根据基金合同中投资范围的要求,该基金只能买债券,不能买权益类资产。

但这只基金重仓了一只债券14富贵鸟,净值占比达47.2%。而碰巧的是这只债券在2018年出现了违约,在复牌后的连续5个交易日中,暴跌超过90%。由于违约债券的价格暴跌,这使得中融纯债的净值出现了大幅下挫,18年1季度跌幅就达到了40.65%,2季度继续下跌12.5%。

最后整只基金亏损了50.1%,投资者损失惨重,最后因为规模不符合监管的要求,而被迫清盘了。所以别以为买了纯债就没事,这只债基给你来了个50%的亏损。因此我们买债券基金,是非常顾忌买到规模太小的基金,或者是新成立的但机构资金占比很高的债基的。这种债基可能都是机构资金帮忙凑合才能成立的,成立以后立马就会“出逃”,这会使得整只基金的规模大幅缩水。而规模太小的债基的流动性管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一般新发债券如果不是有好的管理人接手,个人都不建议买。

一级和二级债基—配置了股票资产,跌起来也不含糊

一级和二级债券基金,区别就是在买债券的同时,一级债基有20%的额度可以参与新股申购(一级市场),二级债基由20%的额度可以投资股票交易(二级市场),因此得名叫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

比如诺安增利债券就是一只典型的一级债基,成立于2009年,规模现在只有0.66亿,成立之初可是有16亿,但是因为后面业绩太差,投资者都用脚投票了。

一级债基都会在合同的投资范围中对投资品种进行说明,比如诺安增利的基金合同中就写明:基金可以投资于增强类资产,主要为股票(包括新股申购)、权证等,而这一非债券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合计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

那既然80%的资产都投资于债券,而只有20%的资产是打新股的,应该风险也不高,那是不是不会发生亏损呢?当然不是的。

就以诺安增利为例,这只成立于2009年的债基应该说成立时间也不短了,但是论业绩确实真的没有什么亮点。

9年中,只有3年能够跑赢同类平均水平,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9年中,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2011年是负的,其余的年份都是正收益,而诺安增利却又4年是负收益的。

他的特点就是靠股市好的时候,把基金的收益坐上来,其余的年份几乎没什么太多的贡献,也就说在对80%的债权资产进行管理的时候,几乎没有体现出来什么管理水平。

二级债基,就是80%的基金资产买债券的时候,由20%的资产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股票。这种基金发生亏得概率是最大,对于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要求也最高,这里我们举一个比较好的例子,用来说明,即使是好的二级债基,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出现亏损。

比如易方达稳健收益,这是一只老基金,成立于2005年的9月,基金规模12亿,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58.89%,而且这只基金的主要收益都是由现任基金经理胡剑创造的,期间创造的收益为105.52%。

基金合同中的投资范围也明显约定:基金可以投资于股票,但股票等权益类品种不高于基金资产的20%。而这20%应该说也是发挥二级债基收益能力最好的工具,易方达稳健收益应该说发挥的不错。

在胡剑管理的7年中,均取得了正收益,只有2年没有跑赢同类平均水平,但在牛市的时候,同时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收益增强能力,比如2014年和2015年,分别跑赢同类平均9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

长期来看,部分一级和二级债基其实是具备长期的收益能力的,其实很合适进行资产配置。股债跷跷板的效应除了在2011年失灵以外,其余的大部分年份都是有效的。

那如果二级债基出现亏损又是个什么情况呢?亏损的幅度甚至会比一些股票基金更大。

比如下面这只华商双债丰利债券,成立于2014年,在2015年凭借33.3%的收益一举多得了当年的债券型收益季军,可谓是名噪一时。

但在2018年这只基金却栽了跟头,接连踩雷两只债券违约,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11凯迪债(112048)和15华信债分别公告不能如期兑付,要知道2018年1季度,凯迪债占其持仓的6.49%,而华信债更是占其持仓的24.18%。两只违约债券的价格出现暴跌,拖累整只基金的表现。

两个季度,基金的净值跌幅高达33.89%,高居债券基金榜首,同时全年的跌幅也超过了沪深300的25.31%,投资者损失惨重。

因此,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种债券基金,都有可能出现亏损。尤其是国家在打破金融市场刚性兑付,去杠杆的背景之下,劣质的企业是必须要出清市场的。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债券,该退的就得退,不存在什么借壳和担保。这一点,我之前也提过,以后尽量避免炒低价股或者ST,可能炒着炒着,就真的退市了。

如何避免买到踩雷的债券基金?

注意看基金公司的实力和基金的规模及管理。

1、看基金公司的固收实力

市场上有对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券基金收益率进行汇总评分,根据不同的年限来成立多个榜单,但个人不认可这种方式。这对那种规模小、产品少的基金公司是明显有利的,我建议可以看看基金公司在债券类基金当中的规模进行选择。

根据2018年基金公司偏债主动型基金规模排名的榜单显示,第一名是博时,第二名是中银,第三名是招商,第四名是广发,第五名是农银汇理。这些榜单我觉得和他们的债基的整体实力是比较相符的。

除了博时这种靠着去年火热的短债推动规模快速上涨以外,中银、招商和广发都是债券基金当中的老手了。

比如中银,2017年中银旗下债基共赚钱44.16亿元,是当年公募基金中债基赚钱最多的公司;其固收投资能力一直得到市场和投资的认可,荣膺公募基金20年“最佳固定收益基金管理人”的称号,个人以前也很喜欢中银旗下的一些偏债型混合基金,风险和收益平衡能力非常出色。

因此,基金公司的固收投资能力是我们选择债券基金的首位,这类基金公司在债券市场上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懂得如何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获取收益。而不是为了出业绩,上规模去博业绩,博排名。要知道债券类的基金收益都是靠一点一滴去积累的,风险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2、看基金规模及管理人

选了好的基金公司以后,我们可以看看基金的规模和管理人。

对于新成立的债券基金,如果机构投资者占比比例过高,这种我们是要额外小心的,这种可能是找帮忙资金成立的,这种基金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新基金成立后首次打开申赎,份额就会出现大幅流出,使得基金“收益”因赎回费的缘故净值出现飙涨。

所以一般规模小于10亿的债券新发基金我都不建议买的,而且一般有号召力的管理人和基金公司,也不可能管理一只规模这么小的债基。

至于基金管理人就不多说了,不是说新人的不买,而是小公司的新人我们根本没办法判断他的专业能力,也没有投研团队去保证,除非你想赌一把,不然我个人还是更愿意把钱放到有实力的基金公司发行的老产品上面的。

综上所述,债券基金任何一个品种都是有可能出现亏得,这一点投资者是要注意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过去十几年的投资历史中,债券基金只有一年出现了平均负收益,其余年份都取得了正收益,这也是值得我们留意的信号。个人以为债券基金其实也有不少好的产品,随着利率的下降,个人认为债券市场还有不少的机会,债券基金也可以成为我们资产配置中的产品。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债券型基金会亏本金吗基金会亏本金吗

会。因基金本身大部分不是非保本的,而且大部分基金类型都有风险。

股票型基金,这种基金投资于股市,股市是有极大波动风险的,所以这种基金中短期亏钱是很平常的事

债券型基金,这种基金是低风险,大部分投资于债券,少部分可以用来投资股票,也是风险的,特别是短期会有亏损本金的可能

不会亏损到本金的基金主要有几种:

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理财通就是这种基金,因为其主要投资协议存款等

理财型基金,这种基金和货币基金投资方向类似

保本型基金,只要满足保本条件,就是保本的,不会损失本金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