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民营企业发挥特色优势,让第一动力激荡澎湃-新疆新研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企业有活力,经济有动力。撑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是观察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窗口。
自治区党委十届八次全会指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各类经营主体竞相发展。
连日来,记者走访乌鲁木齐部分民营企业,聆听企业迎难而上、危中寻机、向“新”而行的故事。它们是新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经济的暖意、信心与力量。
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资料图片)
从“深耕国内市场”和“开拓海外市场”看双循环新天地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能进能出,可内可外,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企业就能找到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是民营企业应对挑战、敢闯敢拼的必备能力。
6月3日,在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制剂车间联动生产线上,公司主打产品祖卡木颗粒自动装盒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祖卡木颗粒是一种治疗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的药物。如今,以祖卡木颗粒为代表的维药凭借什么迅速打开全疆乃至全国市场?
新疆维吾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成立之初,生产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每年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
为了破解维药的发展困局,新疆维吾尔药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市场,并在自治区政策的扶持下,连续投入资金,将民族药医院制剂提升为国药准字号产品,促使维药迅速打开市场。
“作为自治区制药工业的龙头企业,我们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今年我们预计实现15个亿的销售规模。”新疆维吾尔药业董事长尹强说。
转变思维、调整策略、加快布局……在开拓国内市场中,传统商贸企业德汇集团抓住机遇:深耕农产品市场。
5月31日,德汇集团团队,对喀什地区的水果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谋划在新梅的基础上,增加杏李、樱桃、香瓜、鲜食开心果四个单品,着力打造水果全产业链运营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在喀什建成近10万亩高标准果园种植示范基地,成立水果产业研究院,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把更多的戈壁荒滩变成带动群众致富的幸福果园。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一些企业也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
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疆维吾尔药业于2016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成立子公司,先后注册祖卡木颗粒、寒喘祖帕颗粒、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等6个品种,是首家将中药民族药规模化销往中亚国家的中国制药企业。
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资料图片)
从“厚积薄发”和“主动出击”看转型新机遇
民营企业始终活跃在市场最前线。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在新疆百成鲜食(集团)供应链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胡辣羊蹄、椒麻鸡等预制菜品正在半自动卤煮锅里自动翻炒;一排排薄皮包子列队入箱进行蒸煮……热烹、面点等车间里的生产线加紧生产,为乌鲁木齐市餐饮市场供应各类丰富的餐食。
公司董事长刘成说,为适应近年来消费者从“线下”消费逐步向“线上”消费转型的需求,公司一方面对原有团餐团膳业务制定针对性的执行方案,研发不同群体配餐标准、创新团餐菜品、提升服务品质,一方面大力推进旗下新疆百成零距离物联网有限公司“一站式集采平台”——滚食网的建设。
今年,公司将在做好团餐团膳业务及供应链平台运营的同时,持续推进菜品研发及创新,丰富产品线,并通过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将更多新疆特色预制菜推向全国市场。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转型升级既有多年积累的厚积薄发,也有把握大势的主动出击。
走进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技术人员在对最新研发的第三代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进行整备。
“这台机器喂入量和作业速度自适应匹配等十多项功能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国内领先。”新研牧神科技公司技术中心畜牧机械项目组研发工程师谢新亚说,特别是机器的动定刀间隙自动调节检测系统,填补了国内农业机械技术空白,新款机型比前两代效率提高30%。
“立足智能、高效、环保,我们将持续开展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今年将投入不少于8000万元研发费用,力争2025年实现大型收获机械装备智能化。”谢新亚说。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转型升级中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恒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在生产血糖检测仪、生物传感试片等医学检测设备。(资料图片)
从“锻长板”和“补短板”看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对企业来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走进新疆福克油品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内,研发人员俞兆亮正在进行新型润滑产品配方的研发实验。
“产品需要不停更新换代,研发新品对企业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俞兆亮说。
福克油品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节能润滑油、润滑脂、防冻液等20余类150多种产品。“虽然我到福克油品才3年多,但我已经参与了采棉机摘锭润滑脂、低温液压油、液压支架乳化油等不少研发项目。”俞兆亮说,研发一个新产品,需要进行上百个样品试验,耗时基本在半年以上,研发团队的成员们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
像俞兆亮一样的研发人员,在福克油品有近30名,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0%。多年来,企业专注润滑产品研发生产,逐渐由一家润滑油传统生产企业升级为集润滑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再生利用等于一体的服务型制造企业。
“企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要发展必创新’的理念。福克油品每年都拿出营业额的10%用于研发投入。”福克油品总经理涂晶说。
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提出“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走进乌鲁木齐多家民营企业调研,一路“新”风扑面。记者发现,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从而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当前众多民营企业的高度共识。
新疆德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新疆首家“新三板”环保企业。公司董事长徐志宗说,企业将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产业优势,围绕能源再利用、地下水源循环供热技术、煤改电供热技术等,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应用。
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恒升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的高研发投入,有效锻造了产品核心科技的“长板”,建立了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搭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元武说,公司持续开展糖尿病管理等POCT(即时检验)设备的技术研发,逐步拓展上下游产业链,补齐国内短板。公司现阶段计划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筹备国际市场开发的前期工作。
#乌鲁木齐我的家#
#乌鲁木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