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民政局全力建设“大爱民政” 与发展同频共振
“你们办修理厂的小额贷款,我们已经给协调好了,你们的创业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方向。”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刘英进如是说。这是记者在临沂市社会组织创新孵化园听到的一席对话。据了解,社会组织创新孵化园是临沂市民政局去年采用“政府引导、专业运作、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模式建设的,目前已入驻社会组织24家,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而这只是近年来市民政局建设“大爱民政”,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实践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谈到建设“大爱民政”的体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振凯颇有感触地说:“‘沂蒙精神’是临沂老区最宝贵的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浇灌了革命果实,体现了沂蒙‘大爱’。新时期,我们就是要继承这种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用‘大爱之心’做好民政工作的要求,坚持用亲民之心、爱民之意、惠民之举服务百姓,彰显大爱,并以此为动力推动全市民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为“红色沂蒙”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崭新的红瓦房、锃亮的不锈钢门窗、粉刷一新的墙壁……日前,沂水县泉庄镇尹家峪村老复员军人张玉坡站在新建成的房子前,满怀喜悦地说:“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对我们这些扛过枪、上过战场的人特别关心,帮我修缮了住房,住在这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心里真敞亮。
我市是兵员大市,目前共有重点优抚对象约11万人。为让这些“最可爱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我市连续10年提高了优抚对象保障待遇,去年共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定补资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8.7亿元。为褒扬烈士,市民政局以沂蒙革命纪念馆为龙头,投资2亿元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全市有5处烈士纪念设施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为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在全市建立了19处教育培训基地,并创造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退役士兵安置“两推”经验。去年,民政部“八进沂蒙”和全省、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在临沂举行,我市2名选手均获全国“一等奖”。今年2月,沂蒙山舰正式入列,成为继沂蒙旅、临沂舰之后,我市军民共建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进一步扩大了沂蒙精神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社区照料中心就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以后我不再是一个人了,每天都有好多人陪我,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在河东区寇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空巢老人寇现彩高兴地说。
为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近年来市民政局大力实施市老年养护院、市新建社会福利院、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县级社会福利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六大工程”,目前总投资2.5亿元的市老年养护院即将投入使用,市新建社会福利院即将开工,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覆盖9个县区,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同时,市民政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养生产业,目前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达到45家。
在救助困境儿童工作上,市民政局高标准建设了市儿童福利院,去年全市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共2326万元,987名民政干部结对帮扶孤儿1510名,提升了困境儿童救助质效。
不让老区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
在兰山区大官苑社区,记者来到了社区居民卢化田的家。他激动地说,自己常年有病,不能打工挣钱,上有老,下有小,日子差点就过不下去了。民政局的同志上门了解情况后,给他办了低保,还报销了一部分看病费用,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一家感到幸福。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去年,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出台《社会救助办法》,构建了“8+1+4”的制度框架;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农村五保标准,全年为50.3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8.62亿元;搭建了市级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亿余元。15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发放临时救助金3438.5万元。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实现了由临时性向制度性、由低水平向高标准、由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
“四社联动”助推社会治理和谐共治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这一项项“国字号”的荣誉,是临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佐证,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社会治理工作的支撑。
近年来,市民政局通过在全市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工人才队伍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四社联动”机制,有力推动多元参与、合作共治。全市农村社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分别达到491个、839个。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30.6%,群众不出家门就可办理相关业务。联合市委组织部评选首届沂蒙和谐使者20名,管理期内每人每月享受津贴1000元。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新增社会组织359家,社会组织活力明显增强。
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投入民政保障资金109.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7倍,常年保障人数达到63.5万人,同比增长32.8%。5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6项,国家、省民政信访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中国社会报》在头版头条对我市“大爱民政”建设工作进行了连载报道,极大地提升了临沂民政的影响力和显示度。2015年,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临沂市民政局围绕建设‘大爱民政’目标,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基本民生保障,取得了良好工作效果,值得肯定和宣传”。市委书记林峰海先后三次对全市民政工作作出批示,指出:“市民政局努力打造‘大爱民政’服务品牌,既开辟了民政为民的新境界,又增添了沂蒙精神的新形象”。市政府张术平市长在今年“两会”上对民政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在2015年度全省民政工作综合评估中,我市再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取得了第3名的优异成绩;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市民政局获二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建设“大美新”临沂的宏伟征程中,临沂民政人将继续凝心聚力、跨越赶超,谱写更加辉煌的“大爱民政”走在前列新篇章。
记者 孙爱娜 通讯员 刘士彬 丁涛 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