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铝合金门窗定制加工厂
文章目录:
1、家里窗户所有铝合金门窗 不到两年全“生锈”2、铝合金门窗薄了 商家称是“磨损”误差合理3、莱尔斯特:根植传统文化 演绎门窗“神奇”
家里窗户所有铝合金门窗 不到两年全“生锈”
东南网6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陆军航 实习生李钰莹)安装不到两年的铝合金窗竟然严重锈蚀,是质量问题还是环境因素?
事件 不到两年就“生锈”
“这都什么质量啊!”不久前,家住同安区新民镇梧侣村的柯先生遇到一件闹心事。
两年前,柯先生将新房装修工程发包给隔壁村的包工头林师傅。现在他发现,铝合金门窗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他(林师傅)表示,如果是质量问题,他愿意全部承担,但隔天又改口是天气潮湿、风大造成的腐蚀,和铝合金质量没关系。”
柯先生介绍,他了解到,铝合金门材料是在西柯镇一个代理铝合金的老板那边采购的,材料上写的是广东生产的钛美铝材。
眼看锈蚀现象日渐增多,他忍不住找到代理商林女士,“她也是一口咬定产品没问题,是外界环境造成的”。此后,柯先生多次与他们协商无果。
近日,导报记者来到柯先生家看到,1楼到6楼的阳台、房间、洗手间的门窗金属框,都有不同程度的锈蚀,呈现出锈色粉末状,斑斑点点,甚至发黑,窗户下部尤甚;最为严重的是顶楼,所有门窗“无一幸免”。
导报记者致电林师傅和林女士,但他们均不予表态。
鉴定 铝材不符国家标准
在朋友的建议下,柯先生委托SGS认证公司(第三方产品质量技术鉴定机构)进行质量检测,结论显示,该批铝材不符合国家标准。
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厂家为追求利润“短斤少两”,减薄铝合金型材厚度。由于板壁较薄,在较大荷载下,很容易使表面受损或门窗变形,降低了抗风压能力。
随后,柯先生将林师傅告上法庭。应双方要求,法院重新指定检测单位,其检测结果显示,该批铝合金质量确实不符合国家标准。
判决 林某赔偿8.3万元
近日,同安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形成承揽合同关系,被告林某未根据委托人要求完成承包工程,致使合同目的不达。林某向第三人采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铝型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应视为根本违约。
依据《合同法》,承揽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林某应向柯先生赔偿已付工程款83000元,并支付鉴定费及取材费23659.6元。
铝合金门窗薄了 商家称是“磨损”误差合理
[闽南网]
- 花了五千多元,李女士满心欢喜为新家订制了两扇1.4毫米厚的铝合金推拉门窗,装修工人的一席话却令她很是郁闷——铝合金板材厚度竟然不足。说好的1.4毫米呢?商家偷工减料了?李女士与商家进行了多次沟通。日前在同安区市场监管部门协调下,这桩烦心事终于了结,商家同意退回部分款项,李女士继续使用门窗。
- 样品1.4毫米厚实物只有0.93毫米
- “样品明明用的是1.4毫米厚的铝合金,怎么到家就变样了呢?”说起这件烦心事,李女士很无奈。9月30日,李女士在翔安一家实体店内订制了两扇铝合金推拉门窗。“当时就和商家说好,用最厚的铝合金板材。”考虑到房间迎着海风,又是儿童房,李女士在店里看了样本,跟商家再三确认才下了订单——两扇板材厚度为1.4毫米的铝合金推拉门窗,共计花费5400元。为了证明所言不虚,她还向记者展示了当时在店里拍下的样品照片。
- 想起很快就能装上新门窗,李女士一家很期待。11月13日,商家按照约定送货上门。“门窗看上去很薄。”看到实物后,李女士觉得不对劲,立刻借来测量卡尺,测得门窗板材厚度仅有0.93毫米。李女士随即联络商家要求“给个说法”。
- “房子装修一度停工,就是因为这个门窗。”与商家多次沟通无果,李女士便求助同安市场监管部门和本报记者。
- 商家称误差在合理范围
- 记者随即联系该商家。商家告诉记者,很多建筑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等,由于模具使用时间过长,制作时的确会出现成品磨损情况。至于李女士测出的0.93毫米,商家也有不同看法,“由于测试方法和测试卡尺不同,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 商家随即用店内卡尺进行了测量,结果如预想一般——厚度不到1.4毫米。在同安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商家退回李女士部分门窗款项。
- 提醒
- 业内人士苏老板提醒,房子装修过程中,铝合金门窗很容易出现问题。“铝合金门窗行业良莠不齐,偷工减料时常发生,有时明明说好是1.4毫米厚度,安装时才发现只有1.2毫米。”苏老板建议市民选择正规厂家订制铝合金门窗,并且在订购合同中将所有的订制细项写清楚。(厦门日报记者汤海波陈雅真)
莱尔斯特:根植传统文化 演绎门窗“神奇”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廖志南、廖志山、廖志标三兄弟就已经踏入铝合金幕墙门窗行业。廖志南三兄弟始终坚持把握科技、创新、文化三把“宝剑”,将莱尔斯特打造成文化底蕴深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如今,面对“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成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利好,莱尔斯特再次扬帆,开拓新蓝海。
记者 刘丽英
创新传统产业 光伏幕墙门窗可发电
“在上海交大学习时,廖会长非常认真,凌晨一点钟提交了一份学习体会,针对厦门自贸试验区对企业带来的利好,提出很多实践性很强的建议,确实是一位善学如流的企业家。”提起第二期会长班的学习收获,厦门经管学院副院长周钟晋对学习委员、莱尔斯特(厦门)幕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廖志南印象深刻。
幕墙、门窗都属传统产业,但莱尔斯特的产品却极具科技创新含量。廖志南说,公司对开发能源情有独钟,眼下公司正打造的光伏幕墙门窗,就肩负着开发新能源的重任。“光伏幕墙是一种集发电、隔音、隔热、安全、装饰功能于一体,是一种高科技产品。”
此外,企业还与国内外知名上市企业合作,开发薄膜发电、晶硅发电等新能源产品。“计划今年底至明年推出,这些新能源产品将具有革命性。”廖志南信心十足。
此外,可遥控开窗、关窗;可防盗、防蚊;易清洁;可过滤空气……莱尔斯特将原本普通的门窗演绎得更“神奇”,满足人们的深层次需求。
布局“一带一路” 接单生产外销产品
闽商对于商机有着异常敏感的嗅觉。出身于安溪的廖志南,在国家发布“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时,就早早把握先机。
“去年和今年,我们在澳门两次办展,并与澳门商会、协会战略合作,共同开拓‘一带一路 ’市场,吸引了很多葡语系国家关注我们的幕墙、门窗等建材,眼下企业已接不少订单并在实施中。”廖志南认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重大,企业可从中获得很多发展机会。我国在海外签署了大量订单,这些订单的签订,不仅有利于打通我国与各国交通方面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加深我国与各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也有望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得到化解。
“我个人认为,在10年内没能跟紧‘一带一路’战略的企业,不是主流企业。”廖志南断言。
弘扬儒家传统 企业文化产生凝聚力
廖志南在打造企业文化方面有独特的建树。在他看来,治理企业的最高境界不是利润、市场规模,而是“人”与“仁”。一个世纪前,廖志南的祖父在安溪修建了拥有99间房的“四海楼”,每副楹联都蕴含“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传统文化精神。在治理企业的过程中,廖志南将传统文化加以弘扬,形成独特的莱尔斯特文化。
在莱尔斯特的展厅内,一大堆高科技建材产品中,出现一个展示闽南制茶文化的区域,令展厅顿时变得充满乡土的温情。原来,廖志南三兄弟小时候在学业之余,都会拿着小锄头跟父母上山做农活,练就了他们根植大地、吃苦耐劳的本色,这也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石。
廖志南认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是成功的关键,而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又源自企业文化。莱尔斯特已形成底蕴深厚、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重视人才,德为先。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好好做事,真实做人。
【人物名片】
廖志南:厦门总商会副监事长、厦门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厦门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厦门总商会与厦门经管学院第二期会长班学习委员、莱尔斯特(厦门)幕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企业名片】
莱尔斯特:是一家专业从事设计、开发、施工、维护、对外加工、售后服务等一体化的大型专业幕墙门窗公司,国家建筑设计与施工一级、全国AAAA级优秀企业。在厦门同安投建40000平方米幕墙门窗加工基地,并在厦门岛内投资3亿多元自建了企业总部办公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