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铝合金门窗价格表
文章目录:
1、装了一层玻璃,暖了万千民心 泰安投入1750余万为老旧小区装玻璃2、窗户防盗钉免费安装 泰安市民可向辖区公安部门申请3、泰安“创城为民”系列报道|民生工程“加码”,市民幸福指数提升
装了一层玻璃,暖了万千民心 泰安投入1750余万为老旧小区装玻璃
“一到冬季,七漏风八漏气,楼里楼外一样凉快!”过去,泰安市迎胜小区卢凤莲总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住宅。这是一栋30岁“高龄”住宅楼,过去公共楼道内木头窗框、玻璃破损。如今,“旧貌换新颜”,铝合金窗框、厚实的玻璃将寒风挡在了楼外,小小改变温暖了民心。
30年前,泰前街道傲徕峰社区新建了迎胜小区等7个小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小区内住的是各个单位的“正式职工”,洋气得很。“时间久了,单位倒闭的倒闭、改制的改制,这个小区就没有了物业管理。”卢凤莲没想到曾经的“高档小区”有一天会成为创城中的重点难点。傲徕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登山说,迎胜小区和泰安所有老旧小区一样,由于物业缺失或物管费缴费率低等,造成基础设施陈旧,玻璃破损却无人修复。
变化产生于创城。泰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市委书记崔洪刚多次深入一线督导创城工作。11月20日,崔洪刚在对老旧小区调研时,发现不少小区楼道的窗户已经破损甚至缺失,他对随行的当地负责同志说,“玻璃虽薄薄一层,却能为群众抵御凛冽的寒风。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就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天气渐冷,必须尽快将老旧小区楼道玻璃修复好。”2018年11月30日,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审工作推进会上,崔洪刚再次以为老旧小区修复玻璃为例,提出“要始终抱着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出发点来开展工作,群众有所呼,我们就要有所应。只有这样,老百姓对创城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才能不断提高。”
思路调整带来行动转变。有关部门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出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老旧小区改造是民之所望,泰安迅速打响老旧小区整治攻坚战,大力实施以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为主的“里子工程”,让“创城”实实在在创到百姓的心坎上。
在市委书记的关心推动下,有关区、街道、社区迅速行动起来,摸清底数,调配力量,倾斜资金,推进落实。新年到来之前,泰城所有老旧小区的破损玻璃全部修复完毕,安装玻璃19.7万平方米、花费1750余万元。
如今,再次来到迎胜小区,老住宅楼换上了崭新的铝合金玻璃窗,楼道里墙壁粉刷一新,东拉西扯的电线也进行了捆绑整理,楼道十分敞亮。“吹不进风,淋不进雨,一进楼道就觉得暖和!”卢凤莲连连称赞。张登山介绍,创城以来,社区集中力量对7个老旧小区开展凌空架线、声控灯安装和老旧窗户玻璃更换等工作,总计花费20万元左右。其中,仅迎胜小区更换160余个铝合金玻璃窗就耗资5万多元。
“原先觉得创城就是面子工程,一开始社区清理小区乱搭乱建和柴草堆,老住户们还一肚子怨言。现在经过创城一整治,连咨询买房子的人都多了。亲戚们来串门,都说我们这老小区比一些新小区还舒服,感觉可有面子了。”在财源街道更新社区居住了40多年的米振法说。2018年以来,借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更新社区开始了对老旧小区“手术式”的彻底改造,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城风暴”。更新社区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安装楼道声控灯150余处,整修破损路面2000余平方米,粉刷墙面2万余平方米。同时,社区还加装了路灯,规划了机动车位200余处、非机动车位70余处。
“这些事看似不起眼,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从创城中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自然就会提高。”岱庙街道一位基层干部坦言,过去干了不少活,群众却不买账,现在看来是没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秉持“把创城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全市各级累计投资5.1亿元,投向更多民生“小事”,为老旧小区修补路面、维修路灯、施划停车位、清理垃圾以及新建无障碍设施、排水设施、环卫设施、充电桩等。一个个渐失光彩的老旧小区,通过“手术式”改造实现了华丽变身。
清晨,随着第一缕曦光穿透岱顶,泰城又迎来温馨的一天。岱庙街道花园社区,71岁的楼长郑宗山和邻居们一早把社区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义务打扫社区楼道,敦促邻里不乱停车辆,爱护环境卫生,讲究文明礼仪已成为居民的日常生活节奏,化为多数人内心的一种自觉力量。文明,正升华成人人参与奉献的城市精神。市创城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正是看着居住环境一点点改善、社区面貌一步步提升,创城获得了更多群众的拥护支持。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国梁 秦承娇 李庆林 杨文洁
窗户防盗钉免费安装 泰安市民可向辖区公安部门申请
泰安齐鲁网10月19日讯(见习记者 侯玉娇)10月15日-12月31日,泰安市公安局按照"自愿、免费"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窗户防盗钉(锁)等便民安防设施推广安装活动,市民可向所在辖区公安部门免费申请,申请后相关工作人员会上门为居民安装。
15日下午,泰安市公安局在泰山区岱庙街道迎暄社区召开现场会,推广防盗钉的安装和使用。相比传统防范入室盗窃的设施,防盗钉有投入少、安全性高的优点,且较为实用。记者在现场看到,民警使用电钻将两扇铝合金门窗底部窗框的重合处钻出孔,随即将防盗钉插入空洞,即完成了安装工作,用时不到三分钟,十分便捷,可有效解决锁具损坏后,窗户无法上锁的问题。
目前,泰山区公安分局在辖区内开展防盗钉先期试点安装工作,截至目前,民警共走访居民230户,安装防盗钉151套。
除了安装的防盗钉,有条件的居民还可自费选择可调节型窗户防盗锁或是红外线报警、无线网视频防盗监控等设施。
泰安“创城为民”系列报道|民生工程“加码”,市民幸福指数提升
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是对城市品质的升级,更是对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不仅看得见,更是摸得着,农贸市场建设提升、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 …… 泰安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市民烦心事儿少了,生活便利了,居住环境改善了,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开启幸福新篇章。
把老百姓的幸福感装进菜篮子
农贸市场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也是折射城市文明的窗口,更直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我市自开展创城工作以来,农贸市场彻底告别"脏乱差",处处整洁有序、文明有礼,实现华丽转身。
走进泰山区南门农贸市场,合理的布局结构、整齐有序的摊位、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挑选,买菜就像逛超市,既舒心又放心。"市场装修得好,也很方便,二楼还有电梯,方便老年人买菜,而且环境也干净很多。"水果摊位前购买水果的张女士高兴地说。
小菜篮承载大民生。如今,我市改造提升后的农贸市场购物环境显著改善,管理手段有效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健全完善,不仅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也为城市文明添彩增色,让"白净美"农贸市场成为泰安的新名片。
抓好农贸市场及周边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是保障百姓健康、提升城市环境的关键之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撑。2019 年,为解决原有农贸市场存在的散、乱、差、少等问题,我市启动《泰安市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两年行动计划》,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搬迁一批、关闭一批"的思路,用两年时间完成泰城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并将其列入 2019 年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在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建设中,我市坚持便民利民,着力让这项惠民举措为群众幸福添彩。比如在农贸市场的选址上,统筹考虑服务半径、区域辐射,让群众就近就能购买到所需商品。农贸市场属性定位突出公益性、民生性,市场内专门设置不少于 5% 的"公益性摊位",全力营造规范有序、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今年是我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收官之年,我市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硬件与软件并举,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 31 处农贸市场的新建、改造提升、拆除任务,完成总任务数的 77.5%。15 处市场被评为"省级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农贸市场",2 处批发市场进入"中国商品市场百强"行列,市场硬件和软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受到了国家、省市场监管部门的肯定,打造了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泰安样本",切实把老百姓的幸福感装进菜篮子。
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生活更美好
舒适、宜居的小区环境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市对城区老旧小区持续进行提档升级,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又有了新起点。
9 月 3 日中午,记者走进泰城东部的上高街道郭家灌庄北楼区,一片"新意"出现在视野里。小区主通道上铺设了沥青路面,双向 4 车道看起来宽敞大气。道路中间绿树点缀,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小区更显明媚景致。每栋居民楼前画设了停车线,居民依次停车,秩序井井有条。小区墙壁以及楼道进行了粉刷,看起来十分明亮。在自家经营的商店门前,郭君宝手拿笤帚,清扫着垃圾。细小的碎纸屑不好清理,他弯下腰,捡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小区环境现在有了很大提升,作为居民,有责任保持好身边的环境。"郭君宝今年 30 岁,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他看到家乡环境的变化,打心底里高兴,"我现在在南京工作,这段时间工作不是很忙,便休假回来了。"郭君宝说,从过完年离家到前几天返回家中,他感觉小区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区环境变了样,回家走到小区门口,都有些不敢认了。"郭君宝说,他从小在村里长大,熟悉这里的过往,小区建设得早,设施老旧,加之违建、乱停乱放、乱涂乱画等问题突出,小区环境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村里借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一契机,投入 39 万元铺设沥青道路 6000 平方米,施划停车位 100 多个,投入 10 余万元粉刷墙面,同时安排治安巡逻人员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确保车辆摆放有序、道路畅通无阻。"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小区环境有了新的样貌,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我们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了更新的体验。"郭君宝说,这正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给老旧小区居民带来的美好生活新起点。
一个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对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上,作为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彰显着城市的文明底气。在泰城,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发生显著变化。文化路 27 号院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施老旧、功能不全、乱涂乱画 …… 其他老旧小区有的问题,这里一个不落。伴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小区环境显著改善。如今走进小区,新铺设的沥青路面贯穿小区南北,为居民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居民出行不再像以前那样,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原来如同蜘蛛网一般的线缆进行了捆扎,破旧缺失的木窗户更换成崭新的铝合金门窗,张贴着广告的楼道进行了粉刷,老旧小区有了更多活力。在新凤小区,平整干净的柏油路上整齐规划停车位,20 多盏路灯整齐排列,道路两侧绿植修剪整齐,粉刷一新的墙体亮丽整洁,这个 20 多年前建起的老旧小区展现出新颜。在迎春路 63 号院,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迎来华丽"变身",路平了,垃圾杂物不见了,整体形象有了很大提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问题,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变化,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也让群众共享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红利。居民的幸福与喜悦,是一座文明城市最亮丽的符号。
雨污分流畅通城市"血管"
环境是一座城市最亮的底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要铸造城市良好的生态,还要解决好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面对让市民感觉糟心的污水外溢、城市积水等问题,我市从去年 4 月份起,开始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通过项目改造,打造雨水和污水两套排水系统,让污水全部汇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让雨水流入周边河道及水体,既保障水体生态质量又减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压力,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多雨季节部分道路雨污水合流外溢等问题的发生,全力保障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涝功能,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9 月 4 日上午,在泰山大街司家庄路段,高压管道疏通车和工程作业车停靠在路边,疏通车上伸出的长软管伸入路边涵洞,对洞底的污泥进行抽吸。工作人员杨存爱和王万代脱下厚重的防水服,坐在路边休息。已经连续作业 4 个小时的他们满是疲惫,手臂上还沾染着泥渍。作为管道疏通员,伴随着雨污分流工程的进行,他们已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涵洞里忙碌数月,管道疏通一点点推进,他们用汗水畅通着城市的"血管"。"经过长年累积,两米多的涵洞里,淤泥都有齐腰深。一些淤泥能够顺利吸走,但超过吸污管径的石块、垃圾,只能人工清理。"项目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进行的是非开挖式疏通,加之管道内情况复杂,每天管道疏通以几十米甚至几米的速度推进,疏通难度可想而知。
城市雨污分流对于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指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打好雨污分流这场仗。城市管理部门抽调 100 多名精兵强将组建泰城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指挥部,吹响了雨污分流攻坚战的集结号。项目开展以来,面对工程点多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疫情停工、时间急迫等客观实际,我市着力推进项目进展。伴随着各项工作开展,一项项亮眼工作逐步呈现。仅用 67 天完成城区 113 平方公里范围内 136 条主次干道、1700 余个庭院单位、10 条河道及其支流排水管网普查复核工作,反复论证,多次调整优化设计方案,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计划新建管网 70 余公里;计划对既有管线非开挖清淤、修复、利用 300 余公里;同步改造小区 70 余个,改造易涝积水点 70 余处,通过优化设计,有效降低工程投资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城市发展创造了蝶变契机,雨污分流虽然困难重重,但伴随着项目进行,曾经困扰市民的污水直排、雨污混流、错接乱接将得到根治。预计到本月底,项目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最终达到"污水进厂、雨水进河"的效果。泰安——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山水型城市,也会因环境的提升,进一步绽放宜居城市的幸福色彩。